
孫允儀
諮商心理師
諮心字第003010號
專長議題
-
自我探索與人際關係:自我探索、認同與成長、人際互動模式探索、關係界線探索 自我探索是一個深入了解自我、建構內外關係的過程,透過內在對話與反思,釐清自身的價值觀、信念與人生目標,進而探索內在需求與自我,透過探索人際互動模式,辨識重複出現的挑戰與困難,提升溝通技巧,也能學習建立健康的界線,維護心理安全與個人空間,避免過度依賴或情感耗竭,而這些過程相互交織,達到身心平衡與自我成長和成熟。
-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焦慮不安、緊張、低落、辨識與安頓情緒、孤獨感、壓力與倦怠 情緒與壓力管理是一個整體的過程,涵蓋從辨識到因應的各個層面,透過了解焦慮與緊張的成因與觸發因素,運用放鬆技巧與認知重建緩解壓力反應,同時辨識低落情緒與孤獨感的根源,探索建立並使用支持系統以尋求心理支持和陪伴感,能促進情緒的穩定,透過培養對情緒的敏銳度,並練習接納與調適情緒,不僅能減少壓力與倦怠感,還有助於保持心理健康和平衡,進一步提升情緒韌性。
-
伴侶諮商與親密關係:EFT情緒取向伴侶諮商、親密關係困擾與溝通 親密關係是人類基本情感需求的一部分,人們希望能在親密關係中得到支持 、理解和陪伴,而情緒取向伴侶諮商(EFT)聚焦於協助伴侶理解彼此的情緒需求,修復情感連結,並創造更加親密與安全的互動模式,透過處理親密關係中的困擾與衝突,伴侶可以學習以誠實且有效的方式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並傾聽彼此的感受,從而建立更穩固的情感基礎。
-
家庭關係與原生家庭:成長經驗梳理、關係界線與溝通互動、親職諮詢 原生家庭是學習互動關係的開始,透過成長經驗的梳理,回顧童年經歷,探索這些經驗對自身價值觀、情緒反應及人際模式的影響,釐清家庭中的角色期待與界線問題,學習建立健康的界線與溝通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與支持,改善家庭互動並提升關係的和諧;在親職諮詢方面,協助父母覺察自身狀態,理解自己的教養風格與情緒反應來源,進而發展更有彈性與覺知的親職策略,有助於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與健康的家庭互動模式。
-
原住民族議題:文化衝擊與調適歷程、創傷經驗、歧視 原住民族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面臨許多挑戰,包括身份認同、文化流失與適應困難,透過諮商協助在文化衝擊中找到平衡與歸屬感,同時也對於因歷史、社會結構或個人經歷造成的創傷,提供心理支持,減輕因歧視引發的心理壓力,促進身心復原與自我接納。
-
悲傷失落與創傷議題:失落與哀傷、童年創傷、喪親 有些失去是不可逆的,要如何好好說再見,成了面對失去之後的課題,透過諮商,協助當事人調適因喪親、分離或重大生活變故所帶來的失落與哀傷,並探索適應新生活的方式,釐清過往的童年創傷,減少其對當前生活的影響,協助建立安全的內心空間,提供支持以促進情感修復與心理的恢復。
-
性別議題:性別認同與探索、性別友善 每一個樣子都值得被尊重、被珍惜,在諮商的歷程中,提供一個安心的空間讓當事人討論性別認同過程中的困惑與挑戰,理解並提升性別意識,建立更開放與尊重的環境。
重要經歷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 諮商心理組 碩士
-
情緒取向治療EFT核心技能訓練暨伴侶諮商進階認證
-
情緒取向治療國際認證訓練EFT治療初階認證
-
EFIT個體治療初階認證
-
身心科診所 合作心理師
-
新竹生命線員工協助方案 諮詢顧問
-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合作心理師
-
大專校院諮商中心 專任心理師
-
大專校院資源教室 輔導老師
-
大專校院原民文化及學生輔導增能活動 專題演講人
-
大專校院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職涯諮詢輔導老師
-
原住民族文化輔導知能研習會議 專題演講人
現在看不到光沒關係,我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慢慢的、踏實的前進,有時候停下來沒關係,休息一下也沒關係,因為拼命累積的東西不會背叛自己,那是默默在身後成長的根基,並在未來的某一天,化成你所需要的力量與支持。
在心理諮商的歷程中,一點一點的釐清自己的狀態,重新建構對困境的想法,練習和嘗試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與因應,希望你能允許自己停留,練習看見與接納每一個面向的自己,也練習珍惜那個勇敢了無數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