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最新消息
心理諮商
婚姻諮商
性諮商
催眠
2022-07-25
男人不想做愛,是因為不愛了?—長期伴侶
不做愛,常常是伴侶之間一個不太能討論,或是一開口就吵架的問題。尤其當男人是不想做愛的那一方,對於親密關係的不安與疑惑又更大了。
繼續閱讀
心理諮商10大QA!心理諮商費用、服務項目、治療所推薦整理
心理諮商有用嗎?跟心理治療有什麼不同?心理治療所費用標準?本文提供心理諮商費用、心理諮商師挑選要點與心理諮商推薦團隊,最後整理心理諮商相關資源,給正在徬徨的你一點方向。
2022-07-17
婚姻諮商在做什麼?費用多少?走到外遇離婚的5大婚姻諮商問題
婚姻諮商/伴侶諮商是什麼?做婚姻諮商有用嗎?另一伴不想做婚姻諮商可以嗎?能和心理師諮詢什麼話題?諮商失敗怎麼辦?你想知道的婚姻諮商費用、婚姻諮商台北推薦名單、外遇離婚問題一次看!
2022-07-11
台北心理諮商挑選必讀8要點:公開心理諮商師台北推薦名單
台北心理諮商怎麼選?為何推薦找自費台北諮商?如何挑選合適的台北心理醫生或是合格的心理諮商所?本篇為您解答,另提供台北心理諮商師推薦與台北心理諮商推薦所名單,邀您一同來擁抱心理。
2022-06-21
當好事發生時 ,你能一起開心嗎?
我們在面對各種關係受傷時,總會以為是發生了什麼衝突,所以才會出現裂痕,但其實有一種經驗,也會讓人對關係感到心寒,那就是「當有好事發生時,我想要分享,你會替我開心嗎?」
你怎麼知道自己已經是成人了
大學生經常面臨對未來的迷惘、困惑,以及不知如何進行生涯選擇的議題。大二的小亞正困擾於是否應該加修一學程,讓自己的未來更具競爭力,還是專心將系上的課程修好就好。
2022-05-27
你們的關係裡也有惡魔嗎?-傷害伴侶關係的三種對話模式
伴侶間難免有衝突,但感情穩固的伴侶,這種負面模式通常只會短暫的出現,或彼此有好的調節。
一定要說出困擾才能減壓嗎?-運用生理回饋方法學習調整壓力
你會不會光想到發生的事情發生的事情情緒激動,就講不出話來。但是現在壓力很大!
2022-05-22
臨床心理師林聖峯|運用高敏感天賦,開啟自我心能量
高敏感是種天賦?高敏感族過往總被誤認為是神經兮兮、過度緊張、玻璃心,擁有高敏感特質的人似乎很難在人群中找尋到共鳴,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出版《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後,高敏感族衝上熱銷排行,也讓人感受到原來這麼多人有高敏感的特質。
進入承諾的關係前五個指標五個指標評估對方是否OK!
曖昧容易,交往難!為什麼我的伴侶在交往後變得難相處呢? 讓楊漢章心理師來為我們解答~
什麼是催眠?
催眠的神秘面紗總是令人好奇,讓我們透過楊漢章心理師的懶人包來了解吧~
Daer小王子:復原這趟旅程不容易,但未來我們終將走出陰霾
『快樂的童年』也許是一個神話,對許多人來說童年充滿了失落與與創傷,甚至未曾擁有過童年。
兩個小撇步讓你更有勇氣面對『改變』
人們生性抗拒改變,畢竟停留在舒適圈中是最舒服的狀態。
面對婚姻觸礁透過三階段讓我們一起度過
『外遇』是婚姻觸礁最常見的話題之一,讓我們透過三個階段一起從外遇的傷痕中找回自己。
四個解開焦慮鑰匙讓自己生活更輕盈更自在
焦慮是一種對當下不存在危險所感受到的恐懼、不安或不祥的預感。
我們的婚姻怎麼了-面對離婚的心境變化
在婚姻當中,我們都不想遇見出軌、離婚的結果。但如果現實已經在眼前,我們更需要好好面對、好好療傷的走過這一關。
2022-05-17
接受家庭主夫嗎(Male Homemakers / Househusband)?
在伴侶工作中,有時候一方會迸出想要角色交換的提議: "不然我當家庭主夫阿?"先不管是否是氣話,先停下來好奇,實際上,當家庭主夫的經驗會是如何?
幫自己的權力感充電
想到「權力」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感覺是偏向「正面」的?還是偏向「負面」的?對很多人來說,權力感似乎是不好的感受,帶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想要控制人、
當為什麼變成問題:解構自問為什麼的習慣
在諮商中常會聽到當事人提出的問題,不只是對諮商的問題,也包括對自己問題的問題。甚至問自己問題都變成是一種自動化的習慣,獨自一人時也在心理問自己各種問題。
當不夠好是來自於沒有達到別人的期待
只要有關係,必然存在著期待。無論這份期待有沒有被意識到、或是被表達出來,它都會影響到個人。有些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期待,直到自己覺得不開心,他才會意識到自己有期待,而且可能是不合理的期待。
跟著感覺走,但萬一感覺會欺騙你呢?
在做決定時,你多常會「相信你的感覺」和「聽從你的內在的聲音」。這好像是很政治正確的建議,某些情況確實是需要覺察自己的感受,而不會陷入危險、受害的處境而不自知。
請問我能帶某位家人來諮商嗎?
好多人都會問:家裡的誰誰誰、先生、太太、孩子、婆婆…酗酒、憂鬱、自殘、焦慮、想不開…怎麼帶他來諮商。
在那個陪伴的霎那,病痛不見了
這樣的時刻,他會期待嗎、會給他的生活帶來什麼不一樣呢、有個人會在這個時刻,什麼都不做,就只是專心地和他,聊天,聽他說話。
讓我們記得,恰似你的溫柔
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 27 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平均一 年將增加 1 萬人。聽到失智症,彷彿讓大家聞風喪膽,知道這是無可避免,也不知道何時會發生在家人或者自己身上的疾病。
其實關係中的痛苦,往往都源自於「自我忽略」
蘇格拉底曾說:「了解自己是最困難的事情」,心理諮商就是針對「了解自己」這個主題在深入執行,而「忽略」就是讓人無法了解自己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什麼爸媽不開心?談長輩的失去與失落
「爸媽退休了,不用辛苦工作上班,怎麼反而不太開心呢?」 「爸媽沒有什麼壓力啊,為何不開心呢?整天關在家裡怎麼辦呢?」
放下期待,就能看見孩子的努力
育兒真的是一段幸福但也充滿辛苦的甜蜜過程 當懷孕那一刻,甚至在備孕的過程 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就開始產生 期待孩子的性別、期待孩子的長相、個性 也期待自己成為好的父母親
療癒,療 同為母親的美麗與哀愁
懷孕,是孕育新生命的過程,是孕育我們內在的母性,同時,也孕育著療癒,修復著我們與母親的關係。
工作與母職
教育程度越高,女性投入家務雖變少,但在育兒上越接近「密集母職」,有可能會付出極高的情緒勞動。
從孩子眼中看看自己
和孩子聊天時,有時我會和孩子玩一個「猜猜我們喜歡什麼」的遊戲,除了增加親子互動外,其實也想知道,父母平常在孩子眼中會是什麼樣子?
你想要快樂嗎?
最近在看一本既科學又有趣的書「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裡面提到,可以預測快樂的行為包括
常常感覺自己不夠好?
「不夠好」可能是真的,你真的在某個面向不足以應付任務或是要求,那麼要去學習提升能力;如果它們不符合事實,那要學著放下感受,回到事實層次。
別讓床上躺著不屬於你們的聲音
你有過做愛不自在、沒有辦法投入的經驗嗎?
女人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想要
前一陣子有一部小有名氣的日劇「金魚妻」,看完之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外包妻」的故事。會有一點點點劇透,但覺得無傷大雅的人,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防疫親密培養練習,五種作法轉變沉悶的伴侶關係
在家工作的這段時間,有沒有開始發現生活中出現更多需要跟伴侶磨合的時刻呢?
2022-05-15
如何處理子女拒絕會面交往----律師與心理師的跨界合作
在今年離婚率居高的台灣,鄧學仁教授也分享了在處理離婚家事案件時,『父母要如何處理子女拒絕會交往』,離婚的父母們可以從哪些角度思考離婚與孩子的關聯,以及離婚父母雙方與孩子的關係。
2022-05-12
我們是一群重視大眾性議題的心理師
在慶祝母親節當天,擁抱的心理師們也迎來「性健康身心整合療法培訓」的最後一天!感謝 #曾寶瑩博士 為擁抱諮商所辦理為期六天的專業訓練。
2022-04-20
為什麼人愛狡辯: 自我辯護的心理作祟
要放下為自己的行為辯護是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是能做到放下為自己辯解的習慣,聆聽建議,並且能夠調整自己的行為,能夠為關係帶來更好的經驗。
強迫症不是你想的那樣!強迫症的辨識與處遇
「你是有強迫症哦!?」在生活中常常聽到這種調侃的話語,偶爾被調侃一次還覺得沒什麼,但如果被調侃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又偶爾自己也覺得有些小習慣好像和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還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強迫症咧!
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在求學或在家裡時,被要求要當聽話順從的孩子,不允許說出不同意見,長輩面對你獨特的見解時,採取視而不見,又或是指著你說「有耳無嘴」;慢慢的你害怕去說,去表達不一樣的觀點,甚至面對自己的才華還得「藏拙」。
產後,真的很容易憂鬱
現在的我剛生完第二胎,覺得人生算是圓滿達成重要任務了。在還沒有平安生下寶寶前,每個爸媽都不敢鬆懈,記得我即將臨盆前遇上了瘋狂購物節1111,我LINE裡的好多媽媽在群組團購尿布,我不敢買,每天只期盼著能夠順產。
每一個人都需要透過另一個人來認識與看見自己。
在心理學論上在探討人際關係與我們在愛情中的樣貌時,常常提到客體一詞,究竟什麼是客體呢?
心理師張誌閔|手機、工作、藥物、性愛成癮,成癮行為背後的情緒拆解。
從監獄成癮,毒品酒精,成癮物質到監獄服刑,常見的成癮有哪些?這集我們找來諮商心理師張誌閔來分享,何謂「成癮」。
諮商心理師鄒孟栩|失戀後復原指南,如何愛?如何不愛?關鍵tips解密。
從兒時童話到韓劇故事,愛情故事總是讓人嚮往,然而真正的愛情有聚有散,初戀未必能天長地久,就像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編劇想述說一段深刻的初戀,未必天長地久,再網路上被網友罵翻,真實不容易的事情,才想要在劇情中寄予浪漫的想像。
一段安全的關係,是知道吵架了也能和好
有一些人認為一段有安全感的關係,就是能夠不吵架,維持和諧。但也因為對關係有不吵架的期待,所以發生摩擦時,總是會告訴自己要冷靜、理性,也會希望伴侶要理性,就事論事,不要有情緒,把摩擦解決了,重新定下生活規矩,就沒事了。
男人的男,好「難」-男人何以「為難」人?
「男人的男,好難」這句話,是在我第一年從事心理師工作時,聽到一位長輩阿伯心有感娓娓道來的一句話。這句話背後有多麼五味雜陳,單用文字實在難以描繪萬一。
我們與性的距離
當提到性,多的是五花八門的問題,現代人對性生活的焦慮絕對不會少;無論到處參拜谷歌大神、臉書大神、西斯大神,多的是芸芸眾生在煩惱
按摩讓我們更愛更親密-親密按摩(Senual Massage)
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比一個完整的全身按摩,更能讓你徹底的放鬆” -高登.殷克勒斯《人體寫真按摩聖經》
如果你不喜歡口愛而伴侶卻喜歡該怎麼辦?
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不喜歡為伴侶口愛,但知道他喜歡,並且會表達想要被口愛的期待呢?
浴缸裡的愛-如何來場浪漫的鴛鴦浴
人類學家Helen Fisher表示:「當你和某人一起待在浴缸裡時,你已經放下了所有的防禦,因此每一次的接觸都將變得更加親密。」
我們不只是親吻-愛侶間增加情趣的5個性愛親親遊戲(Sexual Kissing Game)
Eric Haseltine博士表示:「唇對唇的浪漫接吻在很多地方並不普遍。全球大約一半的人鎖住了嘴唇。甚至在某些文化中將親吻視為「粗俗」甚至是「分享食物」。
冰與火的激情-5個冰冰熱熱的情趣溫度性愛遊戲(Temperature Sex Play)
溫度性愛遊戲(Temperature Sex Play)聽起來可能有些激烈,而且在性生活中玩樂其實非常容易。你需要開始的只是一碗冰塊或一杯熱水。但是為什麼要玩溫度性愛遊戲呢?除了在性生活中增添情趣之外,也可以增加伴侶本身的親密接觸,這些全都與它的心理學有關
我想做愛,但老婆不想,怎麼辦?
要如何開啟溝通?先理解自己的需求並真誠說出來,以及能理解伴侶的心情這兩點是最重要的。提高性生活品質的方法有很多,但前提是能理解彼此的痛苦跟需要,緩和僵化的性生活互動,才有改善性生活的機會
願意為了你而做。這份心意需要被看見
有時候我們對伴侶會有很多期待,例如心甘情願的為了我做某些改變,而且喜歡這個改變。
離婚之後,我依然愛你
曾經轟動全世界的韓國藝人夫妻本周正式解除了夫妻關係,走上紅毯那一端時,他們的笑容都很美。除了因為藝人的光環讓他們的婚姻被稱為童話,為人稱羨之外,我相信他們真實的婚姻也與大部分婚姻相似當中有愛、有磨合、有衝突。在牽手踏上紅毯,為彼此戴上幸福的戒,相許承諾之時,沒有一對夫妻會想到某一天我們會走上婚姻的終點,沒想到有一天我們會踏上法院的階梯,簽下離婚協議書。
什麼是舞蹈治療?
身體為我們承載許多情緒和生命故事。藉由舞蹈治療師的協助與陪伴,我們有機會投入創造性與深度的身心探索過程,促發個人情緒、認知、生理及人際關係的整合。
從戰爭覺察自己深層情緒-五項情緒壓力指標與四類紓壓妙招
2022年2月24日歐洲兩國的邊境燃起狼煙,雖然在台灣的我們聽不見隆隆的砲聲、聞不到刺鼻的煙硝味,但戰爭引發的不安,或許正絲絲地飄入腦中,但卻不自知。
童年創傷的失去
對於有童年創傷的成人來說要去面對那些傷痛其實是很困難的,在沒有支持資源,沒有愛的狀態下,創傷倖存者像是活在孤島上的人,覺得和世界格格不入,覺得孤苦死寂,在我接觸過的大部分倖存者都以否認,遺忘,麻木來讓自己活下去
在家沒隱私,我要怎麼建立自己的界限?
「界限,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你被性侵自己要負責-談性侵害迷思
性侵害是自古以來的一種人類暴行,這樣的暴行從來沒有因為文明的先進、科技的進步而消失,甚至受害者除了要面對遭到這侵犯行為本身的痛苦以外,還要面對更多社會文化加諸給他們的標籤與嫌棄,這些都會造成受害者的二度傷害。
他們告訴我:「家的完整是女人最大的幸福!?」
即使現在社會比較多元了,依然有一些女人在面對婚變痛苦時,夾雜著更多的糾結與恐懼:心碎著自己一輩子為家庭與丈夫的貢獻被踐踏、悲憤著先生對自己的拋棄與背叛,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太太,指責是否自己哪裡不夠好,懼怕選擇離婚會被瞧不起、被恥笑、死無葬身之地,出於對家與孩子的愛堅毅地繼續維持著完整。
尊重孩子的身體界線
身體同意權的概念可能看起來很成熟,就像與孩子無關的東西,但是女孩在學習設立身體界限的年齡時會吸取教訓並期望他們一生受到尊重,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影響她對自己和身體的感覺。另外,可悲的是,我們知道有些成年人會傷害兒童,早日教導女兒身體同意權的知識,可以幫助她了解自己的權利,知道何時會越界,以及何時要尋求幫助。
你有多久沒回家了?
笛聲響 即將離別故鄉Puyuma 輕輕揮動著我的手 點點雨滴串串淚珠 順著我的臉龐滑落 何時那快樂遠離了我 時光隧道裡 我擺渡著憂愁 孤獨疲憊的我 又將再流浪 故鄉Puyuma 我愛的故鄉Puyuma Puyuma Puyuma
他人給建議、指手畫腳 孕婦該如何面對?心理師教你看懂這是不是情緒勒索!
太過好心也可能變成一種打擾嗎?許多孕媽咪的壓力,很有可能某部分也來自已經當媽媽的那些人。這篇新聞令我印象深刻,藝人小蠻懷孕時發的一篇社群貼文,內容描述,自己是「不聽老人言的孕婦」,因為許多禁忌都一一打破,包含吃冰、跑跳、按摩等,甚至認為多數的關心會演變成情緒勒索,希望大家尊重孕婦。這篇文果然吸引許多同為孕婦的網友來留言,直呼「實在說得太好了!」
上產台前學會運用呼吸 孕婦瑜伽教練:「控制呼吸,就能控制一切」
瑜伽是許多女生熱愛的運動項目,透過瑜伽,讓身心達到全然的放鬆。事實上,瑜伽這幾年來也受到許多孕婦的青睞,一方面維持孕期的體力、平衡身體結構,更能幫助順產,跟其他運動最大的不同是,瑜伽得學會「呼吸」,這可對孕婦上了產台後,有很大的助益。
第一次知道心理諮商會泛起的疑問-心理諮商是什麼?
「王小明居然要去找諮商師談耶,他情況是不是很嚴重啊?」「心理師是做什麼的呀?」「心理諮商可以幹嘛?」正在學習心理諮商的人們,或許多少都聽過旁人對自己提出這些疑問,而聽說過心理諮商的人們,也可能提過以上問題。
心理師張誌閔|監獄裡的心理師,揭曉監獄真實樣貌,有愛、性的需求之人之本能的受刑者。
透過心理師張誌閔的分享,了解到受刑人有人性一面,有愛、性的需求,生之本能,也想活成一個人的樣子。
2022-03-24
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常見問答
考量疫情帶給醫事人員莫大的衝擊,造成醫事人員出現身心困擾問題,衛生福利部為協助相關醫事人員改善心理健康問題,故提供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
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