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團隊
台北專業團隊
桃園專業團隊
管理團隊
律師團隊
部落格 Blog
心理諮商Q&A
最新消息
心理諮商
婚姻諮商
性諮商
催眠
心理健康醫療資訊
擁抱心人物
親子關係
家庭諮商
成癮議題
English Therapy
心理師聆聽您,陪伴您,共同找出最適切的方法,覺察與改變,突破當下遇到的難關
2025-08-25
心理諮商服務有哪些?5大挑選原則、台北心理諮商資源推薦!
心理諮商服務怎麼選?心理諮商推薦資源有哪些?本文將解析自費/健保心理諮商資源差異、自費諮商好處,並說明台北心理諮商所、諮商師推薦挑選要點,最後再分享台北心理諮商推薦機構,帶你揮別陰霾,邁向健康人生!
繼續閱讀
2025-08-11
職場身心症狀:識別、理解與因應策略
現代職場環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日益增加,許多工作者開始出現各種身心症狀。這些症狀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也可能降低工作表現,形成惡性循環。本文將從心理健康專業角度,協助讀者認識常見的職場身心症狀,並提供有效的因應策略。
你談的也許不是戀愛,而是在修補你和父母的破碎關係
為什麼總是遇到讓你遍體鱗傷的人? 為什麼那麼努力愛,卻總換來失望?
2025-08-18
外遇創傷症候群是什麼?心理諮商師教你如何自我修復與走出
伴侶外遇後出現PTSD反應怎麼辦?本文先解析外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定義與6大常見症狀,再分享伴侶外遇後可採取的治療方向與自我修復方法,最後推薦專業心理諮商所,幫助你走出傷痛、重建心理健康!
抑鬱症/憂鬱症症狀有哪些?解析抑鬱症前兆症狀、治療與自救方法
抑鬱症是什麼?抑鬱症前兆為何?本文將帶你了解抑鬱症的定義及症狀表現,並解析抑鬱症的成因、檢測方式與治療方向,最後分享抑鬱症自救技巧與專業諮商診所,幫助你找出壓力形成的根源!
邀請你!與你的內在部分連結與對話
IFS治療創始者,Dr. Schwartz的書中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部分,如同一個系統在同時運作著,我們的系統都具有平衡性、和諧性、領導性與發展性。
2025-07-28
找不到意義的少年與大人
2010年電影”艋舺”一句經典台詞「意義是三小」,很經典的凸顯「意義」很抽象模糊,也很難具體尋找。在諮商中有許多人帶著症狀前來求助,無論是缺乏動機、憂鬱情緒、焦慮情緒或是其他身心症狀,探究深入內在的經驗,往往可以接觸到關於生命的大哉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生還有什麼好追求的?」、「我覺得好沒有意義?」
看到光,忘了影子: 不安全依附的愛情
說到依附,不只是心理師腦中的基本概念,連同一般民眾也可以朗朗上口,似乎每個人都可以診斷自己或是診斷別人的依附風格了。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為什麼民眾們不去選擇與安全依附者談戀愛,偏偏要找上不安全依附的人談感情,愛得死去活來?
2025-07-26
中年轉職:當人生走到十字路口,我們如何重新出發?
「我該怎麼辦?」這是許多中年轉職者走進諮商室時的第一句話。 在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單一職涯難以維持終身。無論是被迫離職、主動尋求改變,或是提前退休後尋找人生新方向,中年轉職已成為現代人不可迴避的課題。
2025-07-24
不快樂的成功者:高階菁英的內在困境
他們是企業的關鍵決策者 ,是醫療、科技、法律、金融等領域的領航者。他們的名片上寫滿頭銜,年薪是社會平均的好幾倍,出席的是世界級論壇,搭乘的是商務艙。但當他們走進心理諮商室,卻說:「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我只是覺得……活得很空。我不確定這是我要的人生。」
2025-07-21
當死亡的念頭揮之不去:心理師想對長期與自殺意念共存的你說
在我的諮商室裡,有時會遇到一些特別勇敢的靈魂。他們並非處於突發的、急性的崩潰邊緣,而是長年累月地,與「死亡」的念頭共存。
🌧️ 為什麼都是我?——憂鬱症的靜默語言
在下雨天,特別容易讓人陷入低落、遲滯、無力的情緒,有時候,那些你不敢說出口的話、藏得很深的痛,就會浮上來
2025-07-17
<他們的春夏秋冬> -中年危機不一定發生在中年,感情必然經歷人生四季
從我個人經歷離婚的風暴還有累積多年與伴侶、夫妻諮商的經驗來看,感情、婚姻不一定要進入中年的年齡才會經歷動盪,有可能在生涯探索與感情發展的過程中,只要出現「自我認同的危機」,那麼,婚姻與感情都很可能會隨之經歷動盪與不安,進而發展出裂痕,甚至會走向外遇/劈腿或分手/離婚,經歷春暖花開、如日中天、秋風蕭瑟、冰天雪地等各種如四季更迭般的心境。
心理諮商有用嗎?真的值那個費用嗎?了解心理諮商效果與收費標準
心理諮商有用嗎?跟一般聊天差在哪?心理諮商是系統化的治療方法,引導你將問題釐清,探索內在想法,根據狀況不同感受到的效果也不同。跟著本文一起認識心理諮商目的、流程與費用,以及心理治療所的挑選方法吧!
為何在女同志的愛情裡,說再見這麼難?探討分手困境背後的心理與社會意涵
在LGBTQ+社群文化中,有個半開玩笑的詞彙叫「U-Haul Syndrome」(U-Haul綜合症),意指女同志情侶在第二次約會後就準備搬家同居,關係進展神速。這個詞彙戲謔地描繪了女同志關係中常見的親密與投入。
2025-07-16
家庭的傷,是我們成為自己的路上最深的刻痕
當我們能溫柔地承接住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時,才有力量,走出傷痛,真正地為自己而活。
2025-07-15
因為實在太痛,所以我們總希望為這些痛苦定義與命名
因為實在太痛,所以我們總希望為這些痛苦定義與命名,也期待透過這樣的命名,找回自己還可以繼續難過的意義。
進行諮商後是不是就不再難過了..
「為什麼會有這些痛苦的感受...」 「進行諮商後是不是就不再難過了..」 「是不是我就不會再想起這些痛苦的事情了...」
2025-07-13
你有創傷記憶嗎?IFS可以怎麼協助你
創傷會發生在許多人的身上,像是意外事件、各種侵犯、性侵害、災難、戰爭、被主要照顧者遺棄或虐待等
來都來了的心理學
這句「來都來了」,心態其實比你想像的更複雜,更值得我們好好聊聊。
2025-07-09
態度,是一種投入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態度」這二個字。「投入」,也許可以是它的其中一個意涵。
2025-07-07
愛到卑微?3 步練習救回你的底氣
你愛的卑微,不是因為不夠愛自己,而是因為你 #怕失去他 ,比失去自己還可怕
為什麼你每次愛,都愛得這麼委屈?
很多人以為愛得卑微是因為「不夠愛自己」
2025-07-02
網路霸凌與正義
我們已經不可避免面臨數位時代的生活,在每個人都是 鍵盤手的時代,我們要如何看待自己在網路上的影響力?哪些是傷人的作為、哪些是正義的展現,這把尺該如何衡量,我們又該把自己安放在什麼位置?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但仍然有些標準是我們可以好好守住,不讓自己成為網路霸凌者,造成他人不可逆的傷害。
2025-07-01
如何宣洩與調適情緒最健康?(下)-「情緒七巧板」搭配使用,最有效!
「情緒七巧板」是既有相關研究實證,又是我最常用的七種方式。由於以下七種方式,可以像七巧板一樣拼湊、合併、排列組合起來使用,我才稱之為「情緒七巧板」!
如何宣洩與調適情緒最健康?(上)-學會設限,哭的強度和時間適度就好
從情緒調節的相關理論來看,一個人的情緒要達到適度的宣洩與調適,就必須先達成一個前提
2025-06-29
有毒的男子氣概
每個人不分性別,身上都有男子氣概,大白話就是比較陽剛堅強的那一面,但「太多」的時候,就會「有毒」了。
雖然不快樂也沒有關係
面對日常生活壓迫的你,是不是為了應付生活習慣帶著微笑的假面具
2025-06-24
如何療癒原生家庭帶來的傷?
療癒原生家庭的傷,從不是為了責怪,而是為了理解。
你繼承了什麼?
每個人都從父母或家族的基因遺傳了他們的身高、外貌或特質,這些遺傳都是自然而然的,無法干預或選擇的,但你知道嗎?我們的很多情緒表達、價值觀的建構、固著的信念,也都在成長過程中被潛移默化著,並在無聲無息中,從你成長的家族中傳承下來。
你是否也總是想著要『當個好人』呢?
有一種人,在職場上總是人人讚不絕口, 大家有困難就會想到找他幫忙 大家有心事也會找他傾吐 有這樣的同事在身邊,人人都開心 你是否曾經也期待成為這樣的人呢?
創業心苦誰人知-關於創業者心理健康的真貌與建言
72%創業者表示創業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觀察到的表現為:44%面臨高度壓力,37%出現焦慮症狀,36%經歷職業倦怠,13%出現憂鬱症,10%有恐慌發作。這些數據均反映了 #創業者經驗到龐大的心理負擔。
2025-06-22
談複雜性創傷個案的絕望與希望(下)-切斷關係是保護,離開了還可以再回來
複雜性創傷的個案,有時不太知道怎麼樣好好向所愛的人說出自己內心的傷痛,也不知道怎麼好好道別,於是,只好用外界相對難以理解或較為極端的方式來切斷一段關係。
2025-06-19
談複雜性創傷個案的絕望與希望(上)-孤單是日常,尋求連結是解方
對於複雜性創傷的個案來說,本來世界上就很難遇到一個可以完全了解也接納他內在所有不同面向的真實個體,這時,跟GPT聊天就可能成為他們情緒宣洩的管道之一。
被詐騙後的心靈重建:請記得,你並不孤單
近日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自殺再次回到十大死因之列,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2025-06-18
失戀後,每天愛自己的N種練習
我們常說要「愛自己」,具體來說,到底要怎麼做?我們不要流於概念或學術性的討論,一起來行動吧!Let’s do it!
那些內耗的時刻,或許是我們在確認自己有沒有「被愛的資格」
很多人來到諮商室不一定發生了什麼「大問題」,而是因為這些小小的卻 #日復一日消磨自己的內心打架
2025-06-16
憂鬱的星期一讓你今天也負能量了嗎?
能量與情緒常被分作正面與負面,然而這些都沒有好壞。
複雜性哀傷:當親愛家人的逝去
前幾年的疫情爆發,帶給人們許多的挑戰與困境,不管是生活習慣的改變,或整體經濟的衝擊,都已深深的影響著許多人。
2025-06-12
每一個人,其實都不只是一個人
有沒有曾經在一個瞬間說出了一句話後,驚覺自己怎麼會這樣說,或是在無意識地做出一些舉動後,懊悔怎麼會使用這樣的因應方式?
2025-06-06
我愛我自己勝於愛關係
這是一份關於自戀與戀愛吸引力的研究,Campbell(1999)提出了自我導向模式來解釋自戀者的伴侶偏好,這個模式預測自戀者會被能滿足他自我需求的人所吸引,可能是因為崇拜或認可的方式,自戀者可以提升和維持他們的自尊。
為什麼我常常感到內耗?我被自己情勒了嗎?
有時候,我們自責:「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也有時,我們自我懷疑:「是不是我太敏感、太退讓、太心軟?」。我想說,除了辨識「被他人情勒」,我們其實也常被「自我勒索」。
呼吸與心智是深度連結的
我在安置機構帶領了將近一年半的創傷修復瑜珈團體。今天,有位成員和我分享,前幾天,她的恐慌症又突然發作了,但這次,她沒有選擇用藥,而是先練習專注在呼吸上。
透過信仰的靜默,給自己一份能量
每年這個時候的大甲白沙屯媽祖遶境,總是會吸引很多人報名。我有一位好朋友,每年也都一定會參與,與眾信徒們走在一起,感受媽祖的庇佑,感受那份平安。
談人際關係的親近感 ━ 為什麼我們除了完美的 ChatGPT,還需要 「Monday」語音助理?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 ChatGPT 的重度使用者,那你應該已經發現,最近多了一個新的語音助理「Monday」。
當世界不停推播恐慌,我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最近滑開手機、打開電視,新聞一則接一則地說:「川普的關稅政策」、「經濟危機」、「物價會再漲」……
想和你談談《混沌少年時》與我心裡的孩子們
最近討論度很高的英劇《混沌少年時》,雖然只有短短四集,卻讓我看完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
GPT 跟你分享的 AI 心理諮詢使用須知
這段時間在講座與工作場合中,常聽到民眾分享自己會和 AI 聊天談心,獲得即時陪伴支持。然而,這種新興的心理服務形式對多數人而言仍相當陌生。我們享受 AI 帶來的便利,卻未必理解其中潛藏的風險。
你怎麼愛自己?
有一次,朋友提到,他每天上午出 門前,都會為自己泡一杯咖啡,好整以暇地給自己做早餐,然後,讓自己坐在餐桌前,舒舒服服地用餐。朋友笑稱,自己很重視儀式感,這是每天早晨一定要給自己的時間,有了這個儀式,可以讓自己有能量面對一天的工作壓力。
NLP導師輔導實務工作應用
今天前往國北護,與導師、行政人員分享NLP是什麼?以及在輔導上的應用。練習時可以觀察到老師們的投入參與,有許多的交流 與笑容!
只要是人,就會有盲點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會落入「類化(一般化)」的思維陷阱,把自己的經驗、想法套用在所有人事物上,從而產生限制性的信念。
ChatGPT vs. 心理師:你的心事該告訴 AI,還是專業人士?
有時候,我們會在深夜感到孤單、焦慮,或者只是想找個人聊聊。這時,打開 ChatGPT,輸入幾個字,它就能立即回應,讓你覺得有人「聽見」了你的心聲。
《背著善宰跑》:你是否也曾迷失於「救贖情結」中?愛情中的自我發現之旅
當我們陷入愛情中,有時候我們會問自己:「我愛的是他,還是我心中那個理想的他?」
最容易榨乾高敏感人能量的三種人
高敏感族天生共感力強,能快速感知別人的情緒,這是一種天賦,但如果沒學會管理,這份天賦也可能變成能量流失的破口。
一趟探索內在部分的旅程-IFS訓練體驗
兩年多前,留佩萱心理師的《擁抱你的內在家庭》一書,讓內在家庭系統療法(Internal Family Systems;簡稱IFS),在台灣逐漸為人知曉,我也在那時候對IFS療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也有人在追《苦盡柑來遇見你》這部韓劇嗎?
這部以195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IU飾演的叛逆少女愛純與朴寶劍飾演的內向敦厚少年寬植之間的故事。如果你有看「童話故事下集」也被媽寶曾學友氣到翻白眼,這部劇朴寶劍飾演的寬植真的超帥氣!
性別意識形態相似比較好嗎?
一位男士跟我分享他對夫妻關係的觀察,他觀察到: 夫妻兩個人都抱持平等的態度,關係會不錯。兩個人都抱持傳統的態度,關係也會不錯。但是一個平等,一個傳統,就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