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充滿模糊性,模糊性邀請人投射

生活充滿模糊性,模糊性邀請人投射
楊漢章

楊漢章

2023-06-14發佈

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 心理治療

# 心理諮商

就像羅夏克墨跡測驗,生活中發生許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大至做決定我要唸那間學校?要不要離職?要不要跟某個人結婚/離婚?小到在人際互動中的知覺,他不回我訊息是為什麼?我這樣說好嗎?我送這個禮物會不會太寒酸?紅包這麼包會不會太少?他說我們是好朋友,這是拒絕我嗎?

生活充滿模糊性,模糊性邀請人投射

就像羅夏克墨跡測驗,生活中發生許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大至做決定我要唸那間學校?要不要離職?要不要跟某個人結婚/離婚?小到在人際互動中的知覺,他不回我訊息是為什麼?我這樣說好嗎?我送這個禮物會不會太寒酸?紅包這麼包會不會太少?他說我們是好朋友,這是拒絕我嗎?

沒有標準答案,帶來焦慮。而焦慮會使人不舒服,人會想要快速解除此焦慮,因此就迫切地想要找到可以解釋的說法,好讓自己不這麼焦慮。因此情境越模糊,人越容易投射。而投射內容的偏好,決定了情緒經驗和生活品質。

當固定偏好某種解釋,就是所謂的「認知僵化」(rigidity),意思是「某人卡在他的觀點,而無法看到其他看到情境和別人的方法」。

Yapko博士認為認知僵化和忍受模糊的能力很有關係。沒辦法忍受模糊,就容易就要下結論,就容易形成認知僵化的習慣。尤其在沒有標準答案的生活中,這樣的能力能幫助人做好的決定。他認為缺乏忍受模糊能力會有幾項典型問題?

  1. 沒有證據就下結論
  2. 對於你無法確定的事情,僵化的認為自己自己想的是對的
  3. 沒有能力承認自己不知道某些事情
  4. 對於可能發生非常大的事情,感覺焦慮或緊張
  5. 感覺沒有能力面對壓力源
  6. 重複想著同樣的想法,而無法達到有意義的結論
  7. 期望,甚至要求事情要依舊,抗拒要調適的需求
  8. 過度從他人身上尋求再保證
  9. 過度依賴別人的意見去做事情
  10. 過度分析行動和對話,尋找真正的意義

如果你有上述的狀況,建議做Yapko博士建議的練習

Yapko建議一項練習作業,大意上就是刻意為發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創造至少三種解釋,用這樣刻意練習的方式增加思考的彈性:

「練習從盡可能許多不同觀點,看待日常瑣碎的事情。挑選每天生活中至少三件很日常生活,很一般的事情,它們對你來說不是件大事。對於這些事情為什麼這樣發生,你可以創造多少種不同理論呢?」

有一本英語寫作書籍恰恰好發揮類似的目的。內容以一頁簡單的漫畫呈現,劇情相當簡單,沒有複雜對話。接下來作者創造了99種角度說同一個故事,包括從物品角度說故事。多麼天才的一本書,當你可以創造多個版本的故事,即使那些版本不是你最喜歡的,也削弱了最原始、最反射反應的版本的力量。

用刻意練習創造至少三種解釋,減少認知僵化,增加認知彈性。與如果是想太多的認知反芻,又是不同的議題了,需要發展不同的能力。

模糊性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劇評】她和她的她(上)- 簡介性侵害創傷的身心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