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心理諮商Q&A
最新消息
心理諮商
婚姻諮商
性諮商
催眠
心理健康醫療資訊
擁抱心人物
親子關係
家庭諮商
成癮議題
楊漢章
2022-05-22發佈
# 催眠
# 心理諮商
催眠的神秘面紗總是令人好奇,讓我們透過楊漢章心理師的懶人包來了解吧~
催眠是什麼呢?讓我們透過楊漢章心理師的文圖來認識吧!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2023-08-21
我該選擇諮商還是催眠
「我想要尋求幫助,但我比較需要心理諮商,還是比較需求催眠的協助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理解諮商與催眠是什麼?
繼續閱讀
2023-03-28
個人會無法避免依賴催眠師
我們對於催眠的理解時常來自於電影中對於催眠的詮釋,電影裡時常把催眠的過程演成是催眠師在經過幾個流程或指令後,被催眠的人就進入恍恍惚惚的狀態,彷彿催眠師對於被催眠的人擁有強大的影響力,而被催眠的人對於催眠的過程則毫無抵抗力。但事實上,催眠之所以會發生時常是奠基於被催眠的人選擇信任催眠師,被催眠的人對催眠師要有基本的信任感,才有辦法使自己進入催眠的狀態。
催眠可以看到前世嗎?
很多人一聽到催眠,第一個就好奇詢問:「那你可以幫我催眠前世嗎?」當然如果你只是想體驗催眠是什麼感覺?好奇前世是什麼?坊間或許有許多接受過傳統催眠訓練的朋友,可以提供你一些體驗機會。然而很多想求助前世催眠的來訪者,其實不只是單純好奇前世催眠,而是因為生命遇到某種模式或卡關,超過自己腦袋可以理解的困境,期望可以透過催眠去解答我們所謂的人生三大問。
2023-03-27
你怎麼知道你已經進入催眠了?
在深耕催眠領域多年的唐道德老師的「催眠和你想的不一樣」這一本書中,打開書開門見山的一個大標題是「催眠就是注意力的轉移」,在標題之下,老師陳述了一個例子,是他如何透過利用注意力的轉移,幫助他有高血壓的丈母娘,如何安穩地,讓血壓降下來,同時,也降低了他的丈母娘的焦慮。
我想要催眠我的伴侶
「如何透過催眠讓伴侶更愛自己? 」多麼希望有神奇魔法棒一揮,無論是回到過去、還是財富爆增,或是可怕的新家人消失,立刻改變令人苦惱或不滿意的關係現狀。艾瑞克森醫師是世界公認的頂尖催眠師,眾所皆知他在臨床治療情境開發出千變萬化的催眠策略,比較少人知道的是,他針對伴侶關係也發展出許多非常規催眠的治療模式。
2023-03-24
被催眠等於被控制
許多人對催眠的印象會包括被控制。這樣的印象可能來自於電影、小說等情節,描述在催眠師的催眠下,在聽到某些指令後,人就會去做原本自己不會去做的事情,彷彿變了個人或是被控制般。因此,人們仍舊對催眠抱持會被控制的想法。
2023-03-21
心理師與催眠師不同
最早學習催眠就是接觸傳統催眠,當時課程學員背景多元,來自各行各業。當時其中一次的活動,讓大家分組練習。各小組要自行產生示範的個案,由這個人提供個人問題,讓其他人可以有個主題進行練習。假如問題是:「一位女性不喜歡身體某個隱私部位被碰觸,家人還可以,但是其他人不行」。剛開始練習不久,聽著其他人探究問題的方向,就覺得不對勁。
催眠是什麼
催眠在日常生活十分常見,只要你處在一定程度的專注,你會注意到感官經驗會有變化。例如:你看著吸引你的戲劇,一集看完接著一集,沒有注意到時間已經過了很久。或是聽到專心工作,忽略了身體的飢餓和勞累,等到工作結束才感覺到。這些日常的催眠狀態,並不會太影響到生活。
2022-12-26
孵夢小技巧
很多人可能聽過『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梁』,什麼是潛意識呢?
2023-11-28
諮商有效嗎?-談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的效果(下)
上次已經簡單描述個別諮商在做什麼,也洋洋灑灑列出個別諮商的效果,本次輪到伴侶諮商出場!因為我這幾年學習的諮商理論取向為EFT(詳見備註),所以以下伴侶諮商的簡介與效果,也是我根據我對EFT理論的學習與執行EFT伴侶諮商的實務經驗才撰寫出的,且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2023-11-27
諮商有效嗎?-談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的效果(上)
這次直接將諮商切分出「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兩個不同模式,本文會交代個別諮商的效果,下週再寫一篇伴侶諮商的效果,並直接整理出個案回饋的感受與心得(當然是匿名呈現,以維護保密倫理),我想以這樣的方式呈現晤談效果,應該更有說服力,也更貼近想嘗試諮商,卻「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你的需要。
2023-11-22
關於「聽」這個字
「聽」,拆開來看,就是「耳朵為王,十目一心」。當然,這個詮釋不是我想到的,而是日前上課時,講師分享她對於這個字的理解。小時候,也聽過長輩的提醒。老人家說,我們為什麼有兩隻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個嘴巴?就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多看、多聽、少說話。
2023-11-21
《小女子》解開內在的枷鎖,放自己自由
討論度很高的韓劇《小女子》迎來大結局,懸疑驚悚的情節讓人腦洞大開,但裡頭探討與原生家庭的愛恨情仇,也讓我們看到不論貧、富,都有著相同的期待-"渴望愛"。劇裡的吳家三姐妹以及元尚雅、陳花英和朴孝璘都因與母親的關係而形塑了不同的性格和遭遇。
2023-11-20
別再叫我放輕鬆:備孕時不想聽到的NG話
這些求子若渴的姐妹們,有的進入了試管療程,有的試了中醫,而有的雖然沒有勇氣進入人工生殖的領域,卻也嚐試了各式各樣的方式。能試的不能試的,可以做的,勉強做的,只要有一絲絲的希望,都不願錯過。僅管如此,但努力與成果總不能成正比。
2023-11-17
走在不孕的路上你做好準備了嗎?
不孕這二個字對於許多備孕夫妻來說就像是被推進了無底的洞中,看得見一絲的陽光卻不知何時才能離開。面對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敗,夫妻間的濃情蜜意,就這樣被消磨殆盡。再回來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變得更容易起衝突。過往覺得可愛的地方,頓時覺得厭煩,過往覺得體貼的舉動,頓時變得討厭。不禁想問,難道他已經不是我認識且相愛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