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結婚了,只剩我沒有?

大家都結婚了,只剩我沒有?
楊漢章

楊漢章

2024-12-26發佈

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商

隨著時代進展,對於單身或不婚的選擇愈趨開放。有人主動選擇維持單身或不婚,而也有人對於單身或無法步入婚姻感到焦慮。

大家都結婚了,只剩我沒有?

隨著時代進展,對於單身或不婚的選擇愈趨開放。有人主動選擇維持單身或不婚,而也有人對於單身或無法步入婚姻感到焦慮。

依據行政院內政部相關統計,2023年15歲以上民眾的有偶率會隨著年級組增加: 25至29歲有偶率為14.26%、30至34歲有偶率為35.43%、35至40歲為52.40%、41至44歲為59.87%、45至49歲為62.65%。上述數據呈現一個現象,仍然有一定比例的民眾並沒有進入婚姻。此外,若拉長時間線來觀察會發現各年齡層的有偶率是略為下降趨勢,或許反映著當代人對婚姻的態度的變化。

與已經有伴侶但尚未進入婚姻體制裡的人不同,有些人是處在沒有伴侶的單身狀態,其中又會分為自願單身與非自願單身。

而Apostolou與Christoforou(2022)調查30歲上下的青壯年關於單身的好處,他們彙整不同受訪者的結果呈現出十種優點,依重要性排序:

  1. 更多時間留給自己
  2. 專注在自己的目標
  3. 沒有人會主宰我的行動(例如:報告行蹤)
  4. 不會被傷害(例如:因為分手、被欺騙或忌妒)
  5. 平靜的心態
  6. 不用面對緊張和吵架
  7. 到處調情的自由
  8. 保留資源(例如:要關心伴侶的時間或是花在解決關係問題的時間)
  9. 不用作不喜歡的事情
  10. 更好管理要吃什麼

這些代表了有些人主動選擇單身的原因。

而光譜另一端則是非自願單身,有研究顯示與自願單身者相比,非自願單身者會有較高的憂鬱情緒(Delaney, Pollet, & Cook, 2024)。

此外研究指出單身與戀愛互動表現有關(matching),包括吸引潛在對象與留住潛在對象的能力(Apostolou et al., 2023),以及調情能力與感知興趣信號的能力(Apostolou, 2021)。

Apostolou等人(2023)進行一項跨國研究(包括:巴西、中國、希臘、日本、俄羅斯、西班牙和英國等共14個國家),發現約有1/3受試者認為建立親密關係很困難,38%認為很難維持親密關係。他們發現戀愛互動表現較不佳,越有可能處在單身狀態。而且戀愛互動表現每提高一單位,戀愛的可能性就會增加254%,結婚的可能性會增加232%。

是否進入/發展一段戀愛關係可以是一種選擇,當這個選擇是來自於個人主動選擇,它會帶來主控感跟自信。但當是非自願單身時,可能就容易自我否定與自我懷疑,而容易感受到憂鬱與無助。

若你正處在非自願單身狀態,且強烈地渴望進入一段浪漫關係,可以參考Apostolou等人(2023)與Apostolou(2021)的建議,提升關於具體戀愛互動行為的能力,而提高進入關係的機會。這可以搜尋坊間關於戀愛課程資訊,獲得直接的訓練。比起訓練如何發起追求與進行約會的具體技巧,心理師更擅長在於釐清來談者關於戀愛的信念與經驗,並進一步處理可能阻礙來談者達到目標的內在因素。

--

▶︎Apostolou, M. (2021). Involuntary singlehood and its causes: The effects of flirting capacity, mating effort, choosiness and capacity to perceive signals of interes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76, 110782.

▶︎Apostolou, M., & Christoforou, C. (2022). What makes single life attractive: An explorative examin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singlehood.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8(4), 403-412.

▶︎Apostolou, M., Sullman, M., Birkás, B., Błachnio, A., Bushina, E., Calvo, F., Costello, W., Dujlovic, T., Hill, T., Lajunen, T. J., Lisun, Y., Manrique-Millones, D., Manrique-Pino, O., Meskó, N., Nechtelberger, M., Ohtsubo, Y., Ollhoff, C. K., Przepiórka, A., Putz, Á., … Font-Mayolas, S. (2023). Mating Performance and Singlehood ​ Across 14 Nation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1(1).

▶︎Delaney, T. W., Pollet, T. V., & Cook, C. (2024).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involuntary celibat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8, 112474.

471254142 584364214319321 83443628402790696 n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如何陪伴身邊的性侵害受害者? - 致社會大眾
追逐愛情的永恆少年/少女—感情關係成癮(成人篇)
當親愛的家人自殺,自殺遺族可以怎麼辦?

最新文章

mental hug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立案號碼 3532018824

擁抱心理諮商所

02-8792-0568​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02-2371-5808

mentalhugboai@gmail.com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02-8791-0019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03-3310119

mentalhugs.taoyuan@gmail.com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樓

全預約制,請透過LINE@或臉書粉專私訊

Copyright © 2025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