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用「階級模式」還是用「成長模式」對待自己?
顧浩然
2024-01-16發佈
# 台北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商
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著所謂的「階級」,這是很自然地現象。 例如,出生後,我們成了父母的孩子;入學後,我們成了學生,接受老師的教導;畢了業、出社會工作,我們成了單位裡的員工,上頭就會有主管…。
快速跳轉目錄
你是用「階級模式」還是用「成長模式」對待自己?
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著所謂的「階級」,這是很自然地現象。
例如,出生後,我們成了父母的孩子;入學後,我們成了學生,接受老師的教導;畢了業、出社會工作,我們成了單位裡的員工,上頭就會有主管…。反之亦然。我們有了小孩,自己也成了父母;在公司獲得晉升,成了部屬的主管…。
當兵的順口溜
以前當兵時,有句順口溜:「鎯頭釘釘子、釘子釘木板」。在階級制度下,就必然會出現底下的人要聽上面人的指令或指導,但這也是正常的。
問題在於,我們是如何看待必然存在的階級制度?
怎麼說呢?如果主管、老師、父母,在管理或教育下屬、學生或孩子的時候,是帶著批判、否定、輕蔑、嘲諷、忽略…等態度,那麼,可以想見,必然會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繃、衝突或陽奉陰違。
可是,長期以來,上述面對階級模式下所造就的互動關係,往往也讓我們在面對自己的時候,不自覺地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成長模式是拓展,階級模式是限制
由於太習慣於在階級模式下求生存,無形中,我們也把生活中所經歷的被批判、否定、輕蔑、嘲諷、忽略的態度,用在自己身上卻不自知。例如,常在內心裡自我懷疑:「我就是什麼都做不好…」、「我就是很糟糕…」、「我又失敗了…」等。
相對於「階級」模式,「成長」模式則是不一樣的面貌。
階級模式的語言常常是:「你『應該』要如何…」;而成長模式的語言則是:「你『可以』如何…」。
有發現這兩種語言的不同嗎?
成長模式帶來自信,階級模式削弱自信
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應該」二字並不陌生,那就是很典型的上對下的語言:「我要你這麼做,這樣才是對的」,那是要求、是命令,不容許有自己的想法或做法。
換言之,一旦未如權威或上位者的意思,就是錯的、不好的、不對的。
至於 成長模式的語言,則是不否定及不評價當事人的想法或做法,但也提供了不同的想法或做法,那是一種擴展的概念。就像父母親面對孩子的想法,孩子的經驗有限,所以在思考時難免不同於大人般的慎重及稹密。但是,如果我們一聽到孩子的想法就先否定,其實,很可能就會限縮了他們的思考空間及想像力,更可能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如果父母親可以跟孩子這麼說:「你這樣想很有趣,我們也可以試試看怎麼想…」。
善用階級引導成長,而不是阻礙成長
如此,孩子一方面覺得被認可,一方面,也有機會從大人身上學習到不同的思考,這就有機會拓展及豐富孩子原本的認知系統,而有所成長。
至於我們大人本身,無論過去是如何受到原生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者出社會後的職場環境的階級模式的影響,現在,我們需要開始為自己負責,並思考:我們究竟是用階級模式,還是成長模式來看待自己?而哪一個才能帶給自己力量,而不是消弱自信?
不可否認,一個人之所以可以比別人掙得更高的位置,必然也有其經驗及專業所在。或者說,父母親的生活經驗也必然更豐富於孩子。而這些,都可以是我們用來引導所屬或孩子成長的資源。
願我們都能善用階級引導成長,而不是讓階級阻礙了成長。
「我的教導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語要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蔬菜中。」(申命記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