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心理諮商Q&A
最新消息
心理諮商
婚姻諮商
性諮商
催眠
心理健康醫療資訊
擁抱心人物
親子關係
家庭諮商
成癮議題
編輯部
2022-08-30發佈
# 台北心理諮商
# 心理治療
位在台北市的精神醫療機構與精神科診所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2023-09-25
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一篇看懂成因、檢測與治療方法
自律神經失調怎麼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原因有哪些?本文將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解說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方式,並提供簡單的自律神經失調檢測項目,幫您找出自律神經失調的根本原因,改善身心健康!
繼續閱讀
2022-09-29
長照家庭照顧者的兩難:檢測照顧者的壓力指數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這個「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其主要是針對照顧者個人情緒與身體健康狀況自我評量。
你的失眠指數有多少?
失眠已經是現代文明病,多數人不太知道自己的睡眠品質有多好或多差。此測驗取自馬偕紀念醫院失眠自我評估表,做完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睡眠品質的好壞程度。
壓力看不見摸不著,透過『壓力指數量表』更了解自己
壓力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都影響著您的身心健康、人際關係、甚至工作品質。工作壓力太高或太低都會讓人效率降低,長期處於高壓下則讓人自律神經失調,身體機能受損。 現在就花五分鐘關照自己,測試最近的壓力指數跟壓力源,是否在理想範圍內吧!
你過勞嗎?過勞量表立即測
所謂「過勞」係指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乃長期處於高度壓力下之反應。過勞成因相當複雜,多數研究認為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是過勞可能原因之一。
關心您身邊的長者-老年憂鬱症量表(GDS-15)
隨著社會演進,人口結構的改變,台灣已經邁入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7%以上的老人國,國內每10位成年人就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協助,老年憂鬱症包括了兩大族群,一是年輕時即罹患有憂鬱症,如今邁入老年;另一族群則是指年齡超過五十五歲後,才首度罹患憂鬱症的晚發族群。
青少年也會憂鬱-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
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近年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重視。特別是千禧年後出生Z世代(也有人稱他們「厭世代」)。他們出生就在網路、手機與各種社群之中。不缺物質,但也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徬徨、不安、苦悶、掙扎。如何理解並促進這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大人 們共同參與。
孕產媽咪好鬱悶!!怎麼解決?-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數據顯示,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婦女在懷孕期間,達到產前憂鬱症的診斷標準,所以如果感覺生理或是心理長期感覺不舒服的懷孕女性,可以使用產前憂鬱症量表做一個自我檢測。
用9題的病人健康狀況問卷(PHQ-9)篩檢、追蹤憂鬱症。
PHQ-9是根據9項憂鬱症診斷準則發展的量表,每題依據嚴重度從0-3分;合計27分。許多研究顯示10分以上可以作為篩檢的切分點。
心情溫度計為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心情溫度計為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以下簡稱BSRS-5)的俗稱,主要在作為精神症狀之篩檢表,目的在於能夠迅速了解個人的心理照護需求,進而提供所需之心理衛生服務。與其他篩檢量表相比,心情溫度計具備有簡短、使用容易之特性,研究結果更顯示心情溫度計在社區大規模調查中仍具有良好之信效度。
新北市心理健康服務網絡資源
位在新北市的精神醫療機構與精神科診所
2023-11-28
諮商有效嗎?-談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的效果(下)
上次已經簡單描述個別諮商在做什麼,也洋洋灑灑列出個別諮商的效果,本次輪到伴侶諮商出場!因為我這幾年學習的諮商理論取向為EFT(詳見備註),所以以下伴侶諮商的簡介與效果,也是我根據我對EFT理論的學習與執行EFT伴侶諮商的實務經驗才撰寫出的,且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2023-11-27
諮商有效嗎?-談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的效果(上)
這次直接將諮商切分出「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兩個不同模式,本文會交代個別諮商的效果,下週再寫一篇伴侶諮商的效果,並直接整理出個案回饋的感受與心得(當然是匿名呈現,以維護保密倫理),我想以這樣的方式呈現晤談效果,應該更有說服力,也更貼近想嘗試諮商,卻「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你的需要。
2023-11-22
關於「聽」這個字
「聽」,拆開來看,就是「耳朵為王,十目一心」。當然,這個詮釋不是我想到的,而是日前上課時,講師分享她對於這個字的理解。小時候,也聽過長輩的提醒。老人家說,我們為什麼有兩隻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個嘴巴?就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多看、多聽、少說話。
2023-11-21
《小女子》解開內在的枷鎖,放自己自由
討論度很高的韓劇《小女子》迎來大結局,懸疑驚悚的情節讓人腦洞大開,但裡頭探討與原生家庭的愛恨情仇,也讓我們看到不論貧、富,都有著相同的期待-"渴望愛"。劇裡的吳家三姐妹以及元尚雅、陳花英和朴孝璘都因與母親的關 係而形塑了不同的性格和遭遇。
2023-11-20
別再叫我放輕鬆:備孕時不想聽到的NG話
這些求子若渴的姐妹們,有的進入了試管療程,有的試了中醫,而有的雖然沒有勇氣進入人工生殖的領域,卻也嚐試了各式各樣的方式。能試的不能試的,可以做的,勉強做的,只要有一絲絲的希望,都不願錯過。僅管如此,但努力與成果總不能成正比。
2023-11-17
走在不孕的路上你做好準備了嗎?
不孕這二個字對於許多備孕夫妻來說就像是被推進了無底的洞中,看得見一絲的陽 光卻不知何時才能離開。面對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敗,夫妻間的濃情蜜意,就這樣被消磨殆盡。再回來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變得更容易起衝突。過往覺得可愛的地方,頓時覺得厭煩,過往覺得體貼的舉動,頓時變得討厭。不禁想問,難道他已經不是我認識且相愛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