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侵的人,當下沒反抗,就是他的錯?
蔡惠貞
2024-04-29發佈
# 創傷議題
# 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當社會新聞出現性騷擾/性侵害案件時,常看到加害者會說出:「他又沒反抗,我就想說他喜歡阿」、「他又沒說不要」,於此同時,社會大眾也會出現審判官的聲音:「他為什麼沒反抗?」「如果是我,一定會大聲求救、逃跑或攻擊他」「他一定是穿著暴露」等,這些檢討受害者的聲音,除了造成二次傷害以外,也會讓更多人在遭遇性騷擾/性侵害事件時,更難以說出口尋求幫助,讓我們來了解到底為什麼這樣不合理的言論會不斷反覆重演?
快速跳轉目錄
被性侵的人,當下沒反抗,就是他的錯?
當社會新聞出現性騷擾/性侵害案件時,常看到加害者會說出:「他又沒反抗,我就想說他喜歡阿」、「他又沒說不要」,於此同時,社會大眾也會出現審判官的聲音:「他為什麼沒反抗?」「如果是我,一定會大聲求救、逃跑或攻擊他」「他一定是穿著暴露」等,這些檢討受害者的聲音,除了造成二次傷害以外,也會讓更多人在遭遇性騷擾/性侵害事件時,更難以說出口尋求幫助,讓我們來了解到底為什麼這樣不合理的言論會不斷反覆重演?
在此分為三個方向做討論:
- 被遺忘的生存本能-愣在原地
- 社會大眾視角-公正世界理論
- 其他因素-情境模糊程度、環境安全度、加害者身份差異
1. 被遺忘的生存本能-愣在原地
當發生性騷擾/性侵害的情況,會本能使人極度強烈的不舒服、害怕、驚恐與絕望無助的,特別是在暴力與脅迫的情況下,當人在面臨威脅和危險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會迅速的被激發,啟動生物本能的三種反應「攻逃呆」,其中最好理解的是攻擊和逃跑,也稱為「戰或逃fight or flight」反應,但常被遺忘的本能是「呆僵freeze」。
這就要追朔到遠古時代,人類生存在野外的時候,若遇到一隻熊,會有三種反應「攻、逃、呆」,分別為攻擊-- 找到武器與之對抗、逃跑--盡可能遠離危險、呆僵在原地--盡可能減少任何動作被發現或刺激到熊,以幫助在危難中生存下來。而這樣的生存本能已內建到人類的身體裡,儘管現在已經沒有野獸來攻擊人類,但人類的神經系統仍沿用著以往的生存本能,以利於面對危險情境。
而呆僵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容易發生,比較好理解的是「愣住」,舉例來說,像是當你突然被大聲怒罵的時候、當你得知噩耗的時候、當你被業務硬凹說服時、當你被球打到時等,許多情境都是我們事後回過神來,才在心裡反覆思考,如果再發生一次,我一定會改變回應方式,那更不用說,當一個人遭受性騷擾/性侵時,面臨強烈的危險與威脅,多數人會啟動的本能反應是「呆僵」,而非戰或逃。許多來訪案主回憶當時的情況,儘管內心很想尖叫或逃離,卻難以控制自己的身體。
「沒反抗不代表接受,也不代表你可以傷害我」,社會風氣經常出現指責受害者沒有攻擊或逃跑,但卻往往忘了還有「呆僵」的本能反應。
2. 社會大眾視角-公正世界理論
除了上述的呆僵反應會引發社會大眾的不諒解之外,指責受害者的聲音還受到「公正世界理論」的影響。為什麼許多人會把焦點放在責怪受害者的行為與道德標準,而非加害者呢?心理學家Melvin Lerner提出「公正世界理論(Just-world Theory)」,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內心有個假設,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如果受害者明明是個好人,卻遭受性騷擾/性侵害的對待,就明顯違反了公正世界理論,此時,原本相信的原則被打破時,人的大腦會感受到不一致和難以接受,因此,大腦就會找個理由來合理解釋--「遭受不幸的人一定是犯了錯,所以 活該」,同時「幻想」著只要自己不犯這些錯,不幸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後,大腦裡的波瀾又得到了平靜。
不只是性騷擾/性侵害事件,像是八仙塵暴事件、蔡阿嘎遭襲事件、館長中槍等,社會上的輿論除了有安慰鼓勵的聲音之外,也會有責罵怪罪的聲音,認為受害者也有犯錯,越相信「公正世界」的人,越容易指責受害者,他們無法接受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是不安全且難以預料的,且不幸隨時都可能降臨。
3. 其他因素:
人們面對性騷擾/性侵害事件,當事人當下作出的反應,還涉及到很多因素,包含下列幾種
◼︎ 情境模糊程度:
特別是性騷擾事件,許多情況處於情境模糊地帶,例如:壅擠的公車上相互碰撞而被觸摸到,受害者可能還在分辨對方到底是不小心還是性騷擾,一切就結束了,事後回想起來才強烈感到不適。
◼︎ 環境安全度:
身處在荒郊野外,若逃跑與大聲呼救,會擔心沒有用反而激怒加害者,而遭受更嚴重的傷害。在公眾場合受到性騷擾,受害者會害怕丟臉、他人異樣眼光,加上情境模糊而擔心誤會對方。在舞台上或是直播現場等工作場合受到性騷擾,若大聲斥責擔心會造成工作、形象、經濟與社會不諒解等影響。
◼︎ 加害者身份差異:
加害者可能為上司、老師、家人、鄰居、同儕、長輩、神職人員、陌生人等,牽涉到權力、關係、金錢、社會價值觀等相互緊扣,其中又以家內性侵更為難言,因為家內的加害者常也是家中的保護者角色。
根據衛福部2019年的數據顯示,台灣平均每1小時就會有一位性侵受害者,其中未成年者就佔了約65%,男女比例約1:5,但真實狀況絕對比統計數據顯示來得更高。其實,性騷 擾/性侵害族群其實比人們預期的還要更常見與靠近,可能是你同學、朋友、家人、孩子,但卻有太多原因使得他們無法發聲,而選擇沈默。
搶劫、性騷擾與性侵害,皆同樣遭受危險,被搶劫時可以二話不說地大聲呼救,遭受性騷擾/性侵害,卻不能大聲呼救,牽扯到了「性」的隱蔽與難言,和長久以來對受害者不友善的環境,以至於種種因素不斷的將受害者扣上沈重枷鎖,像是永遠逃不出的惡夢一樣。
認識到這些背後隱藏的因素,人們的視角可以不再那麼單一。想要改變整個大環境的性騷擾/性侵害議題,不是那麼的容易,但同理和減少指責能從所有人開始做起。透過對人們行為與態度多一層的認識,每個人的改變都能為社會上的傷口帶來安慰,而非落井下石,並且讓受害者更有說出口的可能,才能有機會讓社會可以接住受傷的人們,同時也避免加害者持續的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