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想要更多」到「接受剛好」的練習

從「想要更多」到「接受剛好」的練習
陳惠婷

陳惠婷

2025-05-27發佈

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商

親力親為、追求完美,曾經是我的情結與信念。 我總以為自己可以、也應該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做好。 但花了很長的時間,我才慢慢學會調整自己對「足夠」這兩個字的理解。

從「想要更多」到「接受剛好」的練習

快五月底了,在安排六月的行事曆時,我發現了一件事——行事曆的空格太少,想做的事太多,而時間,始終不夠。

親力親為、追求完美,曾經是我的情結與信念。我總以為自己可以、也應該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做好。但花了很長的時間,我才慢慢學會調整自己對「足夠」這兩個字的理解。

足夠,不等於完美;足夠,是一種對自己的善待。而這兩個字,可以被應用在很多事情、很多角色上。

在諮商室裡,我常聽到來談者這樣說:「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了?」

他們說——

「我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也渴望在愛情裡被好好珍惜;我不想委屈自己,卻又總是什麼事都堅持親力親為;我不甘於停留原地,想學得更多、做得更好,但不知不覺中,卻把自己逼到快撐不住。」

不是不願意求助,只是害怕一旦開口,就會變成別人的負擔。好像只要說出「我需要幫忙」,就等於承認「我不夠好」。於是,只能咬牙硬撐,撐到大家都以為你真的什麼都行,什麼都不需要別人的協助。

但事實是,我們也會累,也會懷疑自己,只是那個「想被看見、不想被否定」的自己,太久沒有被安慰過。

有些努力,表面上是為了前進,但更深的動力,其實是焦慮——怕自己不夠好,怕不被喜歡,怕讓人失望。

這樣的狀態,在許多具有「長女情結」的人身上特別常見。從小被賦予成熟、照顧、負責的角色,長大後就自然扛起更多,甚至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那種習慣了把別人的情緒放在前面,把自己的需要壓到最後的堅強,其實並不容易。

但我們都需要學會一件事:人是有極限的,能力有限,是正常的,不是失敗。

與其不停地追趕完美的自己,不如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什麼樣的自己,是我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足夠」,就已經很好了。

🧠 心理小提醒:

能力有限,不代表你沒用

你不是沒做好,你只是人,不是機器。有限,是人之常情。

求助不是弱點,而是連結的開始

適時開口,是一種成熟與信任,也讓你不再孤單扛一切。

你不需要完美,才值得被喜歡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因為你跌倒就離開;反而會更珍惜你真實的樣子。

六月快開始了,願你在規劃生活的同時,記得預留一點空白給自己——不為表現,不為證明,只為了好好呼吸。

111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mental hug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立案號碼 3532018824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010190號

擁抱心理諮商所

02-8792-0568​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02-2371-5808

mentalhugboai@gmail.com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02-8791-0019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03-3310119

mentalhugs.taoyuan@gmail.com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樓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02-7748-0995

huggingyourself@gmail.com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

全預約制,請透過LINE@或臉書粉專私訊

Copyright © 2025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