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天氣,心中的傷痕
陳惠婷
2024-11-19發佈
# 創傷議題
# 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我一直記得那天的天氣,就像今天一樣,空氣中帶著刺骨的濕冷,很貼近當時的心情。母親離開的那天,彷彿把整個世界的溫度都帶走了。轉眼已快30年,這份濕冷的感覺雖然淡了,卻從未被遺忘。
快速跳轉目錄
記憶中的天氣,心中的傷痕
我一直記得那天的天氣,就像今天一樣,空氣中帶著刺骨的濕冷,很貼近當時的心情。母親離開的那天,彷彿把整個世界的溫度都帶走了。轉眼已快30年,這份濕冷的感覺雖然淡了,卻從未被遺忘。
「你對媽媽的感覺就像一個包著糖衣的藥丸……」這是我第一次“逃”離諮商室時,諮商師對我說的話。我始終記得那句話,不是她說錯了,而是她說得太對了。她的話戳中了我心底最深處的痛,那時候我們都以為我準備好了,能承受這個傷口的觸碰,但我並沒有。所以,我逃了。不只是那一次,之後又一次次地逃走,彷彿面對那份痛苦是種承受不起的重量。
母親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母親,她是我的依靠、我的支柱。當死亡將她從我身邊帶走時,我的心碎成了無數片。那段時間,我選擇了把這些碎片掩蓋起來,告訴自己只要不去觸碰就能繼續正常生活。可是這樣的選擇,卻讓一部分的自己也跟著一起隱藏了起來。
身為她的女兒,我可以選擇逃避、選擇自我封閉。然而,身為孩子們的母親,我卻無法不被這段創傷影響。於是,我努力成為“理想中的母親”,那種無懈可擊、堅強無比的母親。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有一道巨大的鴻溝,每當我無法達到自己所期望的樣子,內心就有一種無形的鞭策,讓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就像走在一條沒有終點的路上。
在長期的諮商中,在個體化的歷程裡,我一步步學會去面對自己的陰影,去與母親真正的“分化”。長期的分析下,我漸漸理解,身為“女兒”與身為“母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我不需要成為母親的影子,我需要成為孩子們的支柱,滿足他們對愛的需求。
這樣的分化並不容易。每一步都像是在心裡切割一部分自己,既要放下那份依賴,也要拾起新的責任。我逐漸接受,母親的離開不會改變我對她的愛,也不會消除她對我生命的影響,但我可以帶著她的愛,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失去至親的痛苦無法消失,但在面對中,我逐漸重建了內心的平衡,讓那份愛與失落成為我成長的養分。
寫於紀念母親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