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心人物:善用高敏感,探索潛意識藍圖-專訪 林聖峯 臨床心理師

擁抱心人物:善用高敏感,探索潛意識藍圖-專訪 林聖峯 臨床心理師
編輯部$

編輯部$

2023-03-10更新

2023-02-04發佈

擁抱心人物

# 心理諮商

# 心理治療

如果你曾經思考過自己是否有高敏感特質,或是覺得自己有符合高敏感的敘述,那麼讓我們透過服務高敏感族群的林聖峯臨床心理師,了解如何與高敏感相處。

快速跳轉目錄

  1. 善用你的高敏感

善用你的高敏感

  • 受訪者:林聖峯 臨床心理師
  • 編輯採訪:張誌閔 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高敏感?或是曾覺得自己具備高敏感特質呢?2017年《高敏感是種天賦》熱銷全球,高敏感(Highly Sensitive People,HSP)一詞也開始廣為人知。

高敏感(HSP)由美國精神分析學者伊蓮艾融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6年所提出。高敏感族群容易因外在環境刺激而出現不適感,幾乎所有不舒服的感覺都會被放大。例如,他們待在太多刺激的環境中就想逃離、對於短時間內要應付很多事感到煩躁、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不喜歡犯錯、容易自責等。[1]

如果你曾經思考過自己是否有高敏感特質,或是覺得自己有符合高敏感的敘述,那麼讓我們透過服務高敏感族群的林聖峯臨床心理師,了解如何與高敏感相處。

一、什麼是高敏感?__

高敏感族群指的是「對內、外在刺激敏感,容易被情緒淹沒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的大腦在處理感官資訊時(sensory-processing)特別敏感。[2]。他們一般具備1.生理高敏感2.情緒高敏感3.直覺高敏感4感官高敏感.以及 5.大腦反應需要較長時間等五個特質。這些敏感特質,源於當事人對於外在事物解讀複雜,希望做出回應但又因為接收龐大資訊而過載,最後呈現出來的樣貌讓他人無法理解。也因為這些敏感特質,當事人很多時候對於社交應對、人際互動,會感到疲憊挫折和能量耗竭。

然而高敏感並非只帶來負面影響。聖峯心理師以他長期觀察的經驗發現,高敏感特質的人同樣具備

  1. 善解人意
  2. 細心
  3. 觀察敏銳
  4. 易同理他人
  5. 強大的心靈能量等特長。

這些特質在照顧、社會服務、藝術領域,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敏銳和細膩。

因此只要能善用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找到適合的環境與相處方式,甚至可以展現出天賦獨特的優勢呢!

二、高敏感是心理疾病嗎?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上,高敏感並未被列入診斷中。在精神病理學研究上,高敏感與常見心理疾病並無顯著相關。然而人格心理學中,高敏感特質的人更偏向具備內向、親和低、易受他人影響等人格特質。

這些敏感人格特質的個體,接受到負向回饋或環境適應的挫折,會有負向自我評價與貶抑,進而引發焦慮、憂鬱等反應。因此高敏感的人也容易被貼上「難搞」「有問題」的標籤。在實務與諮商的角度,心理師會把諮商重點放在個人怎麼了,他是怎麼不被理解,如何協助高敏感族群,而不是這個人有沒有病。

三、高敏感與潛意識的關係

高敏感的個體,約占人口中15-20%比例。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來得辛苦一些。對周遭的人事物會有很多情緒,反應也與多數人有所不同。然而得到的回應都是你不要想太多,你太情緒化。從小到大沒有人理解他的感受,感到極度的孤單和難受。

目前對高敏感的研究並沒有指出明確成因,但有研究指出,高敏感特質同時受到先天與後天的影響。先天來自於個別基因差異,後天影響可能源自於成長環境。精神分析始祖佛洛依德,認為人的行為受到潛意識和早年經驗所決定。零到六歲階段孩子就像一塊海綿,如果在壓力或創傷環境下成長,容易將外在環境刺激吸收,對於刺激做出敏感反應。

這些環境帶來負向經驗,例如指責、評價、否定,可能長久累積深植於潛意識之中,對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深度的潛意識接觸,如情緒釋放、潛意識探索與流動,也是與高敏感工作中的一環,

四、如何與高敏感共處

聖峯心理師自述,自己過去因為高敏感特質,在生命中花費很大的精力適應環境與人事物。過去的他處在矛盾狀態,試圖解讀他人情緒做出應對,整理和壓抑內心衝突和劇烈起伏的感受,對身心都是很大的負擔。

一直到聖峯認識自然醫療診所,接觸高敏感和身心療法,才知道自己對情緒敏感,易與他人情緒共振,那些過去被否定的情緒都是真的。別人沒有感覺到,不被認同接納的想法,壓抑在內心的感覺得以辨識和被發現。對自我的認識和被理解的感受,其實就是療癒的第一步。

高敏感的人該如何自處,首先是要知道是,「你的注意力在哪,能量就在哪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狀態,高能量往低能量流動,流動的過程磁場頻率會共振,能量會消耗掉。如果我們能關注自己的注意力,將注意力從外在轉往自我。如此一來,我們才有機會減少耗損,走向療癒和自我和諧的旅程。

五、高敏感的自我照顧

高敏感族群長期處在內在與外在的衝突之中,當將注意力從外在轉往內在後,有三個自我照顧要點是我們可以嘗試和學習的方向。

  1. 靈性照顧:每天留十分鐘和自己獨處和冥想,關照感受從身體開始。留意自己身體的緊繃,專注在呼吸和放鬆上。每天練習不花太多時間,可以在短短十分鐘替自己充電。

  2. 保持大自然接觸:你過去是否曾在戶外郊區感到,有股平靜的感覺。因為大自然是磁場舒服的場域,它會讓人的能量共振,在無形之中緩解內心的緊繃。

  3. 建立支持與連結的人際關係:這個對象對於你的高敏感反應,給予有別於過去所接收到的負向回饋。他可以接納理解你,給予支持和涵容的經驗。這對於高敏感當事人會是很重要的力量。

透過以上介紹,相信好奇自己有高敏感特質,或是身邊有高敏感親友的人們,都能對高敏感族群有更多認識和學習。

聖峯想和高敏感的朋友說,高敏感從來不是一個問題,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如果能修復過去因敏感不被理解而造成的傷害,找到和高敏感共處方式。其實高敏感是更有能量,去影響自我和他人的關係。希望我們都能在療癒自我的道路上一起前進。

註解引用

  • 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 Are You Highly Sensitive? Copyright, Elaine N. Aron, 1996

👉 線上聆聽《 擁抱心人物:善用高敏感,探索潛意識藍圖》Podcas

愛要怎麼做 可能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1)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mental hug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立案號碼 3532018824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010190號

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新北府衛心字第XY31030048號

擁抱心理諮商所

02-8792-0568​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02-2371-5808

mentalhugboai@gmail.com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02-8791-0019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03-3310119

mentalhugs.taoyuan@gmail.com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樓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02-7748-0995

huggingyourself@gmail.com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

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

02-29222234

mentalhugs.shuangho@gmail.com

新北市永和區中和路343號12樓

全預約制,請透過LINE@或臉書粉專私訊

Copyright © 2025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