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總有一些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


顧浩然
2024-11-21發佈
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商
# 台北心理諮商
前幾天,剛完成為期整整一年四次、每次四天的督導專業課程。這個課程是在學習如何協助專業助人工作者,在他們與生活上正在經歷的難題或困境(個人精神情緒狀態、工作、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的來訪者工作時,能夠運用薩提爾模式取向,提供一些指引、提點、教導,以提昇助人工作者在會談、治療上的專業知能,然後再帶回到工作場域,繼續幫助來訪者。
快速跳轉目錄
生命中,總有一些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
前幾天,剛完成為期整整一年四次、每次四天的督導專業課程。這個課程是在學習如何協助專業助人工作者,在他們與生活上正在經歷的難題或困境(個人精神情緒狀態、工作、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的來訪者工作時,能夠運用薩提爾模式取向,提供一些指引、提點、教導,以提昇助人工作者在會談、治療上的專業知能,然後再帶回到工作場域,繼續幫助來訪者。
充權,相信每個人都有豐富的內在資源
這在專業上有個名詞:「充權」。這個充權,不僅是為助人工作者,也是為了他們所陪伴及協助的來訪者。
課堂上的最後一天,與夥伴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及經驗時,我猛然發現,今年,正是踏入助人工作領域整整滿20年。
在那一刻,很快地,在腦海中閃現了自己是怎麼決定從媒體轉換跑道,然後投入諮商的學習,為未來的工作做先備專業知識的預備;畢業後正式投入助人工作場域,又在工作多年後再又繼續修習第二個碩士學位、通過國家諮商心理師考試…的歷程。
但願廿年的時間,有讓我磨好一把劍
有句話說,「十年磨一劍」。
如果把廿年畫分為兩個十年,前一個十年,透過少則半年、多則超過一年半的專業學習,我幾乎接觸了每個治療取向或學派,學習運用各個治療工作取向所需要的知識、治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