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春夏秋冬> -中年危機不一定發生在中年,感情必然經歷人生四季

<他們的春夏秋冬> -中年危機不一定發生在中年,感情必然經歷人生四季
詹惠文

詹惠文

2025-07-17發佈

心理諮商

# 桃園心理諮商

# 台北心理諮商

# 伴侶諮商

從我個人經歷離婚的風暴還有累積多年與伴侶、夫妻諮商的經驗來看,感情、婚姻不一定要進入中年的年齡才會經歷動盪,有可能在生涯探索與感情發展的過程中,只要出現「自我認同的危機」,那麼,婚姻與感情都很可能會隨之經歷動盪與不安,進而發展出裂痕,甚至會走向外遇/劈腿或分手/離婚,經歷春暖花開、如日中天、秋風蕭瑟、冰天雪地等各種如四季更迭般的心境。

中年危機不一定發生在中年,感情必然經歷人生四季

在寫本篇劇評之前,我上網瀏覽了一下其他劇評,發現很多劇評的標題都是標定「中年危機」(見備註一),雖然同意這齣劇是在描寫三對中年(40歲到65歲)夫妻的生活,也同意這齣劇有點出中年危機會遭遇的感情風暴,但是,我認為劇中描繪的感情與婚姻風暴,不一定只發生在中年,各個年齡層的感情或婚姻都有可能經歷類似的危機!

以下將劇評分兩篇文章(上、下集),來說明「中年危機」以及「自我認同」的危機是怎麼一回事。

從我個人經歷離婚的風暴還有累積多年與伴侶、夫妻諮商的經驗來看,感情、婚姻不一定要進入中年的年齡才會經歷動盪,有可能在生涯探索與感情發展的過程中,只要出現「自我認同的危機」,那麼,婚姻與感情都很可能會隨之經歷動盪與不安,進而發展出裂痕,甚至會走向外遇/劈腿或分手/離婚,經歷春暖花開、如日中天、秋風蕭瑟、冰天雪地等各種如四季更迭般的心境。

一般來說,我們在青少年時期(大約國高中的年紀,12-19歲左右)必須發展出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所說的「自我認同」(見備註二),如果這個時期可以透過穩定的人際互動(包含友誼、同儕關係、家庭關係、與師長的關係)形塑健康的自我認同,那麼,「自我認同」的發展任務就算完成,就可以順利地邁向人生下個階段,長大後也可以有良好的自我認識,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知道自己如何跟人建立好的關係!反之,如果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因為家庭環境的動盪、同儕的排擠、友誼的破裂、校園的霸凌等因素,當下的自己又沒有辦法透過個人內在資源(抗壓性、問題解決策略、情緒控管能力、衝動控制能力等)與外在資源(父母與師長的關懷與支持、輔導室或社工的專業協助等)好好地處理以上議題,很可能就無法順利完成「自我認同」的發展任務,因而經歷「自我認同」的混亂,也會把這個沒有發展完的議題,進而帶到人生的其他各年齡階段,有可能會在其他人生階段再度經歷「我到底是誰?」的迷惘與混亂。

因此,以我專業的眼光來看,<他們的春夏秋冬>劇中的尼克和安結婚了25年,兩人的小孩都已經20幾歲了,然而尼克卻在兩人結婚25週年慶時,向眾人丟出了「他想離婚」的震撼彈,並在離婚後跟一位30幾歲的美眉交往,的確有可能是他經歷了「中年危機」,而這樣的中年危機,很可能是源自於更早期的青少年發展任務「自我認同」還沒處理好,只是這個未解的任務在長達25年的婚姻中爆發而已。

  • 備註一:「中年危機」是指人進入40-65歲左右的年齡,開始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各方面(感情與婚姻、事業、原生家庭)的狀況不如預想,會開始覺得焦慮不安或者空虛,有時會冒出:「我的人生就只能這樣嗎?」「到了這個年紀了,還要繼續這樣過下去嗎?」的念頭,不滿於現狀,甚至感到痛苦。

  • 備註二:「自我認同」是指能夠清楚知道「我是誰?」「我生命的意義與人生的方向為何?」且不盲從於他人想法的狀態。反之,若你無法回答以上兩個問題,或對於以上問題感到困惑,或者你常常會因為其他人的想法、作法就導致你自己原來的立場動搖,或許你就正在經歷「自我認同」的危機喔!

人到中年才「回春」,自我認同延遲發展

---------------------------------以下有雷,慎入!!!!!---------------------------------

接續上面文章所述,劇中的尼克很可能是人到了中年,過往還沒完成的發展任務「自我認同」又找上門了。這一次,他透過裝扮成比較年輕的樣子,並跟30幾歲的美眉交往、還罔顧自己的體能去攀爬海邊岩石而後受重傷等經驗,來感覺自己「回春」,但這樣的表現,更展露出他不太安於自己現實的年齡與體力狀態,做出超乎中年人想像的劇烈改變。這無疑是「遲來的青春期」的展現。

那麼,怎樣心理狀態的人,可能會經歷自我認同的混亂議題?或者,怎樣心理狀態的人,可能會經歷中年危機,到了中年之後才開始要來克服青春期未完成的「自我認同」發展議題呢?

根據我的實務經驗,很多外遇者或混亂依附、逃避依附的人在「我到底是誰?」「我到底在感情中想要什麼?」「我想要怎樣的另一半?」「我想要怎樣的感情/婚姻關係?」常常都搞不太清楚,他們常會經歷自我認同的混亂(備註三),以致有的時候還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就已進入一段感情關係,或者很早就結婚生子了;或者,他們的感情關係常常會動盪不安、起伏很大,可能會經歷比較多的感情波折與灑狗血的戀愛劇碼。 以上的朋友如果遇到工作不順或家庭關係衝突或感情/婚姻的挫折時,很容易就會引發出之前還沒有過去的「自我認同」危機,如果早一點發生,不是在中年發生,而是在大約20到30幾歲時發生,大家就不會定義成「中年危機」,頂多被大家說:「他做事沒定性(形容工作)」、「他還沒有想定下來啦(形容感情)」、「他還想玩(形容感情)」、「沒有安全感」等等形容詞;如果是發生在40歲到65歲,恐怕就會被說成「他有中年危機」了。

那麼,如何克服「自我認同」的危機呢?要了解自己是誰,就必須先從「自我探索」開始。要開始從生活大小事漸漸拓展更多的體驗,並且打開你的感覺,去感受、思考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跟不想做什麼,整合出自己需要的東西。 如果上述的說明,對你來說實在太抽象,那麼,透過心理諮商來做「自我探索」,幫助你度過「自我認同」的危機,會是最快速有效也最明確的解法喔!提供給各位參考。

  • 備註三:如果不太懂「自我認同」危機是在說什麼、又要經歷什麼過程才可以克服的讀者,可以直接去追一部很沉重的台劇:林依晨、許瑋甯演的<不夠善良的我們>,裏頭的林依晨明顯就是從一開始的「自我認同」危機,漸漸地透過一連串的過程認識與了解自己,最後才發展成比較認同自己的心理狀態,漸漸能完成本該在青少年時期就完成的「自我認同」的發展任務,找到人生的方向,理解自己過往婚姻與感情歷程的意義。

496861196 1220680086079933 7151891340918891645 n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mental hug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立案號碼 3532018824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010190號

擁抱心理諮商所

02-8792-0568​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02-2371-5808

mentalhugboai@gmail.com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02-8791-0019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03-3310119

mentalhugs.taoyuan@gmail.com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樓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02-7748-0995

huggingyourself@gmail.com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

全預約制,請透過LINE@或臉書粉專私訊

Copyright © 2025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