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過後,用八個好好,陪伴自己慢慢好好

地震過後,用八個好好,陪伴自己慢慢好好
林培欣

林培欣

2024-04-04發佈

親子關係

# 親子關係

# 心理諮商

大家昨晚睡得好嗎? 昨天的一場地震與不斷的餘震,對每個人來說,都經歷了可大可小的震盪與衝擊

快速跳轉目錄

  1. 大家昨晚睡得好嗎?

大家昨晚睡得好嗎?

昨天的一場地震與不斷的餘震,對每個人來說,都經歷了可大可小的震盪與衝擊

昨天下班回到家,女兒一見到我就開始跟我分享地震當下在學校發生的事

她說,昨天她在上手語課,因同學比較晚來,所以地震當下只有她一個小孩在教室,地震發生時,她立刻跑去找老師,雖然順利和其他同學在操場集合,但回想那個經驗,仍舊讓他感覺到很害怕

而我,在昨天上午發生地震後,整個人都有點緊張兮兮的,時不時的就停下來感覺「現在有地震嗎?」 中午要準備坐捷運去上班,走在路上和坐在捷運上依舊戰戰兢兢,意識到身體緊緊的,也理解自己內在仍有許多殘留的恐懼

面對衝擊,大部分的人是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但在修復的過程,是需要連結與陪伴,並透過自我照顧來度過這些情緒風暴

昨天,我用了八個「好好」的自我照顧方式,來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修復震盪對身心所帶來的影響,也分享給大家

  • 💐好好聊

「當我們能夠談論害怕,害怕就已經開始消化了」 面對昨天的衝擊,無論經驗到了什麼,可以找些信任、支持的同儕朋友們好好聊一下,讓內在的壓力可以有個循環與消化

  • 💐好好抱

「當身體感覺到安全了,心裡就感覺到安全了」 我覺得擁抱是最快也最直接建立安全的方法,尤其對孩子來說,一點點緊緊的擁抱,那個包覆感能夠喚醒世界上最安全的記憶,就是在媽媽子宮的安全感❤️ 當孩子感到害怕時,抱一抱、輕輕的搖一搖、有節奏的拍一拍,害怕,就被撫慰了

- 💐好好感覺

「當你害怕時,身體會有什麼感覺?」 昨天的地震,我感覺到自己的胸口悶悶的,很緊繃,肩頸也很僵硬,當感覺到這些部位的不舒服感,我會試著做幾個伸展的動作,舒緩身體的壓力,也試著按摩一下肩頸,輕輕拍拍胸口,告訴自己「我很平安」「我很安全」

- 💐好好呼吸

「呼吸,幫助調節大腦的神經系統」 呼吸,是透過大腦的放鬆來幫助身體放鬆 若感覺到身心緊繃,試著做幾個輕鬆自然的呼吸,或是可以試試看446呼吸法:「吸氣4秒、閉起4秒、吐氣6秒」,練習個3-5次,重點不在於能不能做到,而是透過呼吸將關注自己,將注意力放在身上,回到此時此刻

  • 💐好好吃

不囉嗦,就是平常為了減肥不能吃的食物,就給吃一下🤣 我平常是不喝手搖飲料的,昨天下午到機構去接案,社工看到我問我要不要一起訂飲料,他們說需要一點「甜甜」來壓壓驚,我二話不說立馬訂了一杯,喝了一口「甜甜」來秀秀自己,心裡也頓時幸福了起來

  • 💐好好玩

「玩,能夠幫我們專注當下」 我們的恐懼,大部分是來自於過去發生的事,像是昨天的地震,讓內在餘悸猶存 當我們開始玩的時候,感官就會集中在此時此刻,那麼,我們的大腦會知道我們現在是安全的,就能夠慢慢的調節情緒所帶來的壓力 面對自己,可以感覺看看自己喜歡的方式是什麼,喜歡動的,就可以讓身體抖一抖,動一動,或是放個音樂跳跳舞,喜歡靜的,可以好好呼吸,按摩一下肩頸、脖子 而面對孩子,帶他們去公園走走跑跑跳跳,讓身體累積能量有地方釋放,也就能平衡身心

  • 💐好好聽

「大自然的聲音,充滿了療癒力」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準備入睡時,我發現自己還是有點害怕被突如其來的餘震給嚇到,於是,我試著放一些大自然的輕音樂來放鬆身心,聽著聽著,我突然哭了起來,感覺好像將一整天的害怕感都釋放了出來,哭完之後,我就睡著了

  • 💐好好想

「一起討論一個安全計畫」 經過一晚的休息,今早,我和孩子一起討論和分享地震的當下,我們可以怎麼幫助自己 孩子說:在學校可以跑去找老師,而且我真的有去找老師,老師或帶我去安全的地方 我說:這是一個很好方法,你知道你需要大人幫助你,若是找不到,也可以先找一個堅固的桌子先躲在裡面,保護自己喔

說完之後,可以在家練習一下,有練習就會有記憶,真的發生危險時,就會拍得上用場 以上八個好好的自我照顧,是我安頓自己與陪伴孩子的方法

💕每個人展現內在害怕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是呆住,有些人是會慌張不安,無論外在的反應如何,都需要被理解也值得被接納

💕每個人照顧自己的方式也不一樣,有些人需要動一動身體,讓害怕的感覺被抖出去,有些人需要安靜下來好好的深呼吸,無論用什麼方法都很好

最重要的是,理解自己需要的,「用照顧害怕來代替不要害怕」

八個好好,讓自己慢慢好好

祝福彼此

Namaste🙏

Black White Modern Handwritten Square Studio Logo (1)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mental hug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立案號碼 3532018824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010190號

擁抱心理諮商所

02-8792-0568​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02-2371-5808

mentalhugboai@gmail.com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02-8791-0019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03-3310119

mentalhugs.taoyuan@gmail.com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樓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02-7748-0995

huggingyourself@gmail.com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

全預約制,請透過LINE@或臉書粉專私訊

Copyright © 2025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