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要說真話嗎
楊漢章
2024-03-22發佈
心理諮商
# 台北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商
關於在人際互動要坦露什麼,有個專有名詞是「自我揭露」。在人際溝通書籍,常常有個篇幅在討論揭露的階層,一般性的建議是揭露應該是由淺至深,有方向性的分享個人的資訊。比較淺的揭露像是自己就讀的學校、所在縣市等,較深的揭露包括自己信仰、家庭成員、婚姻/交往狀態、政治傾向等。
快速跳轉目錄
我應該要說真話嗎
關於在人際互動要坦露什麼,有個專有名詞是「自我揭露」。在人際溝通書籍,常常有個篇幅在討論揭露的階層,一般性的建議是揭露應該是由淺至深,有方向性的分享個人的資訊。比較淺的揭露像是自己就讀的學校、所在縣市等,較深的揭露包括自己信仰、家庭成員、婚姻/交往狀態、政治傾向等。
每個人揭露的習慣不同,在光譜上的一端可能很小心個人資訊,另一端則是什麼都說。前者很難與他人建立較深的關係,後者可能很容易建立關係,但常常因為太開放了,就像一本任人翻閱的書籍,有時會遭到背叛或是個人私事成為別人口中討論的話題。對於自己心裡想什麼,就覺得應該要說出來的信念,反而讓他們在人際互動常常形成一種模式,自己說的多,而知道別人的資訊極少。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別人知道我的事情多少,而我知道別人的事情又是多少,是平衡的嗎?
Yapko博士在其著作[區分治療師]一書提供了幾個問句,可以幫忙讓自我揭露變得更細膩一點,幫忙這一端的人不再陷入揭露階層失衡的人際關係模式:
- 你想要自我揭露是有目的,和好的理由嗎?
- 對方有展現出任何有興趣聽你說話的樣子嗎?
- 對方是你會持續相處下去的人嗎,還是一次性的互動?
- 在這次自我揭露中,在現在或是未來,對你或對別人有潛在的傷害嗎?
- 你揭露自己是正確反映出你的感覺,還是只是當你在生氣時或是暫時的狀態下在發洩怒氣?
- 告訴對方你在想什麼或是感覺到什麼,是因為這個人處在要幫助你的位置,或是當下處境讓他想這麼做?
- 對方可以辨識出你所說的話的價值,並且能成熟的回應你,即使你說的話不是他想要聽的?
- 無論你提供的回饋是什麼,有任何事情是對方可以改變或是改進的嗎?
- 你的自我揭露是在適當的時機或是不適當的時機,把雙方注意力從對方需求及希望上轉移開來?
若你覺察到自己在人際中容易過度揭露而受傷,建議運用上面九個問句幫忙自己慢下來思考: 現在要說的事情真的對自己是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