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好、社會比較與自我增強

不夠好、社會比較與自我增強
楊漢章

楊漢章

2024-02-02發佈

心理諮商

# 台北心理諮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商

之前看過一段關於「不夠好」的短講,講師將「不夠好」其中一個原因連結到現代化。在過去訊息傳遞很慢,人們得到別人的訊息是需要等待時間,而且人只會有限的資訊。現在社會相對可以很輕易的知道大量的其他人消息。不只名人的消息或是親友消息,更多的是不是很熟識,或是甚至是陌生的一般人。快速的資訊傳播加劇了社會比較。 ​

不夠好、社會比較與自我增強

之前看過一段關於「不夠好」的短講,講師將「不夠好」其中一個原因連結到現代化。在過去訊息傳遞很慢,人們得到別人的訊息是需要等待時間,而且人只會有限的資訊。現在社會相對可以很輕易的知道大量的其他人消息。不只名人的消息或是親友消息,更多的是不是很熟識,或是甚至是陌生的一般人。快速的資訊傳播加劇了社會比較

社交平台就是利於進行社會比較的舞台。社會比較分為向上社會比較與向下社會比較。當跟表現比較好的人比較,便是在進行向上社會比較。相反地,當跟表現比較差的人比較,就是進行向下社會比較。當進行不同的比較時,會經歷不同的情緒體驗。

目前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社交平台與憂鬱的關聯,例如Kim等人(2021)發表一篇系統化回顧的文章基本上呈現這些社交平台與憂鬱正向關聯。Aubry等人(2024)研究也有類似的看法,以下引自Aubry等人(2024)研究內容:

  • 憂鬱症狀越嚴重的人在Instagram上越會向上社會比較。
  • Instagram上的向上社會比較會增加憂鬱症狀。
  • 憂鬱症狀和社會比較的影響導致惡性循環。
  • 憂鬱症狀越嚴重的人就越有動力評估自己。

在實務工作或是演講活動,詢問民眾調適心情的方法,多數人會提到的方式是滑手機。如果再進一步詢問確切滑手機是在看什麼,又有多數人會提到在看社群平台資訊。然而,研究指出負面心情會導致更頻繁的向上社會比較,而向上社會比較降低主觀幸福感(Wheeler & Miyake, 1992)。民眾並沒有覺察到他們調適心情的方式正好可能又再次誘發自己的情緒低落,形成一種不夠好的惡性循環。

從研究回應到生活與諮商

  1. 注意自己或當事人是否頻繁使用社交軟體,過度關注他人成就和動態更新。覺察是否把自己放入容易誘發社會比較的情境中?(促發因子)
  2. 心情不好,別打開社交軟體看別人動態,心情會更不好。(維持因子)
  3. 提醒前台和後台的概念。社交平台是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人會在舞台上展現出想要被看見的樣子,而不是生活的全貌。
  4. 持續自我接納和自我增強。

Kurman(2003)發現集體主義文化下的個人較不擅長自我增強,主要差異在於「謙遜」的文化差異。不是缺乏自我增強的動機導致低自我增強行為,而是文化的限制促使低的自我增強行為。你不會自我增強,可能是受限於「要謙虛」的信念,而缺乏練習自我增強的行為。那就重新練習,你可以從這個句子開始練習!

(放入逆境、你不喜歡的狀況) 不代表 我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

--

Aubry, R., Quiamzade, A., & Meier, L. L. (2024).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s during Instagram use: A vicious circ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7, 112458. Hwnag, H. S. (2019). Why Social Comparison on Instagram Matters: Its impact on Depression. KSII Trans. Internet Inf. Syst., 13(3), 1626-1638. Kim, J., Uddin, Z. A., Lee, Y., Nasri, F., Gill, H., Subramanieapillai, M., ... & McIntyre, R. S. (2021).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validity of screening depression through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and Snapchat.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86, 360-369. Kurman, J. (2003). Why is self-enhancement low in certain collectivist cultures? An investigation of two competing explanatio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4(5), 496-510. Wheeler, L., & Miyake, K. (1992). Social comparison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5), 760.

pexels-photo-3771054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