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數到3!」與成人世界的溝通啟示
陳惠婷
2024-11-27發佈
# 桃園心理諮商
# 台北心理諮商
# 心理諮商
上週五,我受純青基金會的邀請,進行了一場以「有效的家庭溝通與情感表達」為主題的演講。當天討論非常熱烈,其中一位聽眾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使用『我訊息』,會不會讓別人覺得很自我中心?」
快速跳轉目錄
「我數到3!」與成人世界的溝通啟示
上週五,我受純青基金會的邀請,進行了一場以「有效的家庭溝通與情感表達」為主題的演講。當天討論非常熱烈,其中一位聽眾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使用『我訊息』,會不會讓別人覺得很自我中心?」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今天早上準備分享繪本時,想到《我數到3!》這本書,覺得它的故事情節正好能結合上週的討論,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我訊息」在溝通中的運用與挑戰。
小企鵝的故事:親子衝突的縮影
在《我數到3!》中,小企鵝埃羅爾總是讓媽媽氣得數到「1、2、3」。當媽媽再度數到「3」時,埃羅爾竟然神秘消失,跑到北極展開了一場冒險❄。最後,埃羅爾回來時,還反過來對媽媽說:「媽媽過來,我數到3!」
這段幽默又溫馨的故事,揭示了許多家庭中常見的溝通模式:當「數到3」成為控制孩子行為的工具時,孩子的反應可能是逃避或反抗,而非理解和合作。
成人世界的「數到3」:換個方式說話更有效
其實,這種隱含威脅的溝通方式並不只存在於親子互動中,成人之間也常出現類似情境:
「如果你再不主動找我,我們就算了!」
「再這樣下去,我就要翻臉了!」
這些話語看似在表達需求,實際上卻容易激起對方的防衛心或逆反心理,阻礙真正的理解與連結。
「我訊息」:如何正確表達自己
與「數到3」的威脅式表達不同,「我訊息」提倡以 「我」為出發點,表達感受與需求,減少指責。然而,「我訊息」的 使用也有一些常見誤區需要注意:
1️⃣ 假「我訊息」之名,行指責之實
例如:「我覺得你很自私,讓我很不開心。」這其實仍然是在批評對方。
✔️ 改成: 「當你改變約定時,我感到困惑,因為我很重視我們的計劃。」
2️⃣ 忽略對方感受,過度關注自己
如果只專注於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顧對方的立場,溝通容易陷入單向模式,對方可能感到被忽視。
3️⃣ 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
僅表達情緒而不提供解決方向,容易讓對方無所適從。
✔️ 改成: 「我最近壓力有點大,希望我們可以重新分配家務,這樣我能喘口氣。」
從《我數到3!》學到的溝通智慧
如果企鵝媽媽在表達時改用「我訊息」,例如:
「埃羅爾,當玩具散落在地板上,我會覺得有點煩躁,因為這樣可能讓我們跌倒。」
這樣,小企鵝可能更能理解媽媽的感受,也更願意合作。
結語:學會溝通,用心連結
「我數到3」可以是一種威脅,也可以是一種提醒;「我訊息」可以拉近關係,但也可能因誤用而帶來疏離。溝通的核心,不僅僅是技巧,更是真誠與尊重的情感連結。
當我們學會用「我訊息」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用心傾聽他人的聲音,我們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讓關係更加緊密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