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的滋味--家人團聚前的心裡準備
江琪彬
2025-01-30發佈
# 家庭諮商
# 親子關係
農曆年期間,台灣人承襲華人文化相聚慶團圓的習俗,相聚總是熱鬧滾滾,有時也是考驗人際智力的時刻。
快速跳轉目錄
家人 團聚前的心裡準備
白琦琦在農曆年前結束最後一趟出差旅行,下了飛機,時間接得剛剛好,夠她放妥行李,出門趕赴母親家族的聚餐。她帶上伴手禮,想著這些一年一見的親人們。難得能夠團圓,是高興的事。另方面,她也心裡有數,可能被關心的尷尬話題。去年,二舅和小舅爭相說當年勇,飯桌上擦出火光,還是舅媽們勸和的。這就是凡間家人吧,不會如天堂想像般完美。
餐廳裡早已滿座,人聲鼎沸,「琦琦!來來,坐坐坐!」大舅媽熱烈招呼她坐到已經到場的母親旁邊。
大家享用美食,風吹一般自然地,關注起在場或不在場兄弟姐妹的生活來。…「先生怎麼沒有來?」大舅眼光落在她身上。琦琦心想,該來的會來的。她笑笑說「他今天也回他父母家過年。哦對,表妹找工作順利嗎?」舅舅說起表妹換工作的決定,談起他對現在職場的觀察。
話題輪轉,滋味豐富可比桌上佳餚,鹹香酸甜偶爾辛辣。四姨說,「今天二姐本來要來的,但過年前她男朋友事情的官司還要上訴,二姐也沒心情來了。」三姨接應,「我就說二姐識人不清…」大家在二姨的事上說了一陣。「我們也是關心她,不過也別在她背後討論了。」發聲的是媽媽,十年前走過離婚路,現在淡定地,像是她的肺腑之言。琦琦打從心底欣賞母親的公道話。
「琦琦你有沒有打算生寶寶呢?」這題又來了,去年也問過。她覺得好氣又好笑,在這公開場合,「不想告訴你」是她的真心話,但問題來自長輩,琦琦保持平和又模糊,「謝謝三姨關心,只是這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媽媽幫忙,「是啊,現在年輕人先把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誒你孫子的放學生活都怎麼安排呢?」琦琦知道母親就是會支持她的人。和親人團聚,真可說是過年的壓力 時刻。
餐宴過一個小時,疲倦感襲來,琦琦覺得自己的社交能量就要用光了。她低聲向母親說話後,向眾親友們舉杯「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餐廳大門在身後關上,她想起有一年,父親整個過年期間都在醫院裡渡過,能健康相聚是幸福的事。
回家路上,她想著三姨的問題,她向來認為自己是心胸開放的人。要不要有個孩子呢?她想起這次差旅的某一個夜裡,做了一個和孩子有關的夢。嗯,可以是時候,和老公談談,兩人對孩子的想像。
農曆年期間,台灣人承襲華人文化相聚慶團圓的習俗,相聚總是熱鬧滾滾,有時也是考驗人際智力的時刻。如故事中的主人翁白琦琦,知道家人團聚既歡快又免不了是複雜的人際關係,以自己珍惜相聚的初衷為出發點,讓自己享受聚餐和美食,也照顧到自己的需求。最後,家人相聚常會帶來許多感受,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感受,需要時與心理師一起,為自己找到心靈安適的所在。為大家整理故事中的精神如下。
- 為自己做心理準備:家族是豐富又多元的團體,各種問題或話題都可能發生。
- 回應之間拿捏界線或禮貌:轉移話題、視情況分享、玩笑式回應、說公道話、甚至拒絕回答,請家人幫忙圓場等等。
- 照顧自己的需要:反應能力,讓自己回到獨處舒適圈,休息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