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團隊
台北專業團隊
桃園專業團隊
永和專業團隊
管理團隊
律師團隊
部落格 Blog
心理諮商Q&A
最新消息
心理諮商
婚姻諮商
性諮商
催眠
心理健康醫療資訊
擁抱心人物
親子關係
家庭諮商
成癮議題
English Therapy
編輯部$
2022-05-22發佈
焦慮是一種對當下不存在危險所感受到的恐懼、不安或不祥的預感。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2025-11-21
擁抱心人物-用多媒材為個案開一扇通往內在的門:專訪 吳懿珊 諮商心理師
在擁抱雙和諮商所的某個角落,有一間宛如秘密基地般的「遊療室」。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兩座沙盤,被細緻收納的百種沙遊物件、小帳篷、球池、瑜伽球、平衡板等感官調節器材。這裡不像典型的諮商室,反而像是一個可以放下防備、自由探索的世界的。打造這個空間,是吳懿珊 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繼續閱讀
2025-11-17
外遇創傷症候群是什麼?心理諮商師教你如何自我修復與走出
懷疑自己患上外遇創傷症候群?本文將解析外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6大常見症狀,並分享專業治療方向與4種自我修復方法。如果你因伴侶外遇而產生PTSD,就讓「擁抱心理諮商所」幫助你走出外遇創傷,重建心理健康。
抑鬱症/憂鬱症症狀有哪些?解析抑鬱症前兆症狀、治療與自救方法
懷疑自己患有抑鬱症嗎?本文將深度解析常見的抑鬱症症狀、前兆與背後成因,並提供憂鬱症/抑鬱症自我檢測表與實用的自救技巧,輕鬆掌握抑鬱症是什麼與其治療方式,讓你不再被抑鬱情緒困擾,找到身心健康的出口。
2025-11-16
禁羈關係不是病:談 kink、慾望與親密的自由
你聽過「禁羈關係」嗎?
心理師分享如何陪伴自殺者遺族-自殺者遺族陪伴指南
根據美國研究數據統計,每一位自殺身亡者,生前平均會接觸135人,其中大約60人會直接或間接受到其自殺事件的衝擊
拒學與缺乏意義
孩子不想去學校,讓無數父母頭疼。一來不曉得如何安頓待在家中的小孩,二來擔心孩子就此遠離社會主流的步伐。許多相關著作出版在討論如何協助這群小孩,尤其是日文出版著作,主要關於協助繭居族的資訊。
戀愛中的理想化投射:當愛情幻想褪去,我們看見了什麼?
在諮商室裡,我常聽到這樣的困惑。 許多人在交往一段時間後,發現眼前的伴侶似乎與當初戀愛時判若兩人,隨之而來的是失望、困惑,甚至懷疑自己的選擇。
2025-11-05
女同志伴侶人工生殖:那些醫療程序之外的心理準備
當伴侶們決定透過人工生殖迎接孩子,多數的注意力都放在醫療程序、成功率、費用等實際問題上。但研究發現,這段旅程其實會觸動許多深層的心理感受與議題,我想提前意識到這些,將幫助伴侶們能夠更從容地面對。
2025-11-02
建立儀式感,營造幸福家庭
坊間儀式感相關的文章很多,但要用EFT角度出發,來跟大家解釋:「儀式感」何以這麼重要?背後隱含的學理是什麼?
關心不擔心
「可以關心,但不需要擔心。」這句話,是在一次和來訪者談話結束前,我送給對方的一句話。
成為英雄!在被需要中,點亮彼此的光。
在被阻斷的道路上,無數平凡的身影,手持工具,駕著機具,從四面八方匯聚。他們沒有號令,卻目標一致:修復家園。這是一張雙十國慶的梗圖,那句「你我同心 🇹🇼 台灣加油」,完美詮釋了臺灣人在困境中展現的自發、互助與堅韌。這,就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公民精神。
2025-10-28
「禁羈」(kink)+「開放式關係」(polyamory/多重戀)+性別流動/Queer 身份:理解、在台發展與心理助人的連結
今天想與您一起探討三個交織的議題
2025-10-26
出櫃千千結:為什麼出櫃這麼難?
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做出第748號解釋,定調台灣將承認同性別伴侶的法律關係,並且附帶日出條款,在兩年後若相關單位沒有作為,則同性別伴侶將可直接適用異性伴侶結婚的法規,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2019年,在兩年期限將屆之前,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同性伴侶從此後可依此專法成為彼此的配偶。
2025-10-23
擁抱心人物 :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讓家庭重新找到連結的起點-專訪 許凱翔 所長
在中永和這片全台人口最密集的土地上,一間名為「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的新據點悄然誕生。許凱翔 所長 帶著專業與溫度,期望在這個喧囂的城市裡,創造一個讓孩子、家長與整個家庭都能「重新理解彼此」的空間。
多元性別的性議題/處境
你們覺得和異性戀相比,多元性別學習『什麼是性』的資源多嗎?
婚姻諮商有用嗎?可以聊哪些主題?婚姻諮商種類、費用一次看
婚姻諮商有用嗎?費用怎麼算?本文將說明伴侶婚姻諮商的目的、適合諮商的時機,接著分享6大常見的婚姻諮商主題、婚姻諮商費用表,並回答婚姻諮商常見問題,最後推薦優質的台北婚姻諮商資源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