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爭奪中的人際模式2 - 我付出都是為了你
林聖峯
2023-06-20發佈
心理諮商
# 親子教養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商
在能量爭奪的互動中, 乞憐者總是透過勾動對方的同情心或愧疚感來影響他人,雖然不一定會明說,但在言語中不斷透露事情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站在可憐的姿態,有時甚至會以愛或付出為名,來得到他人關注,在這樣的人身邊,往往會感受到自己做的不夠,甚至常會有自責的感覺。
快速跳轉目錄
能量爭奪中的人際模式2 - 我付出都是為了你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你可以聽話一點嗎?」 「我沒有朋友,一個人在家很孤單,你可以回來陪我嗎?」 「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是因為我很愛你。你都沒有感受到嗎?」
在能量爭奪的互動中,乞憐者 總是透過勾動對方的 同情心 或 愧疚感 來影響他人,雖然不一定會明說,但在言語中不斷透露事情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站在可憐的姿態,有時甚至會以愛或付出為名,來得到他人關注,在這樣的人身邊,往往會感受到自己做的不夠,甚至常會有 自責 的感覺。
在這樣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孩子通常會常有一種感受「都是我害的、如果我再多做一些就好了」內心常常會出現自責的情緒,長大後遇到許多事情,就習慣將問題攬在自己身上。
許多臨床上的個案表面對家人乞憐行為的反應是憤怒,覺得「你幹麻講這種話,幹麻裝可憐。」但到真的要做決定的時候,卻又心軟,因為自責的情緒在很深的潛意識中跟家人糾結在一起,無法真正表達自己。內心總在 憤怒 和 內疚 之間來回糾結著。
你也有想到什麼 乞憐者 常說的台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