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心人物 :光環之外,富二代的掙扎與自我尋找- 專訪 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

擁抱心人物 :光環之外,富二代的掙扎與自我尋找- 專訪 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
編輯部$

編輯部$

2025-09-06發佈

擁抱心人物

# 北北桃心理諮商

# 雙北心理諮商所

# 心理諮商

在多數人的想像裡,富二代的世界被耀眼的物質包裹:海外求學的履歷、隨手可得的資源、說走就走的旅行與精緻生活。然而,若把光線調暗,從華麗邊緣退一步,就能看見另一個常被忽略的版圖—情感的疏離、自我概念的稀薄,以及在親密與獨立之間長年拉扯的身影。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的臨床經驗,把這些陰影輪廓描繪得清楚而克制:資源豐饒並不等於心靈無虞,反而常讓內在的匱乏不易被承認與看見。

富二代的掙扎與自我尋找

在多數人的想像裡,富二代的世界被耀眼的物質包裹:海外求學的履歷、隨手可得的資源、說走就走的旅行與精緻生活。然而,若把光線調暗,從華麗邊緣退一步,就能看見另一個常被忽略的版圖——情感的疏離、自我概念的稀薄,以及在親密與獨立之間長年拉扯的身影。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的臨床經驗,把這些陰影輪廓描繪得清楚而克制:資源豐饒並不等於心靈無虞,反而常讓內在的匱乏不易被承認與看見。

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長期關注自我價值的賦能、關係界線與生涯議題。她觀察到,外界習慣用「你們已經很幸運了」來結案任何關於痛苦的開場,這句話像一道輕巧卻堅硬的門,把富二代的敘事關在門後。於是,他們學會安靜,學會以符號取代語言:名車、地段、營收數字、職銜頭銜——這些都能迅速說明一切,唯獨說不出「我是誰」與「我真正要什麼」。在諮商室裡,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做的第一件事,往往不是提供解方,而是把說話的位置讓出來,讓那個長期被淹沒的「我」有機會起身。 她把富二代的樣貌粗分為兩型:

  1. 資源富足型:自小被妥帖安排海外求學與多元才藝,成人後沿著家族規畫的軌跡前進,日常選擇看似寬廣,實則像走在護欄完整的高架道,安全而缺乏迴旋。
  2. 企業接班型:在家族期待與親族目光下成長,人生更像一條明確的單行線;探索被允許,卻往往附帶但書——可以遠行,終究要回家。

兩型的共同點,是情感連結稀薄與自我認同模糊:親子互動中可見的,是物質的補位與儀式化的照顧;較少被經營的,是可容納情緒與差異的關係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裡,「討好」與「聽話」便成了獲取愛的語言。孩子提早學會壓抑衝突、延後自己;當開始有了自我聲音,衝突才延遲出現,往往來得急促而尖銳。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說,許多個案初來時不談家世,不展示成就,只說情緒:失眠、焦慮、空心感、在關係中的失衡。當她把燈光轉向環境差異——工作節奏、親族評議、資源分配與繼承秩序——個案才會鬆一口氣:原來不是我太矯情,而是我一直住在一個不鼓勵自我定義的房間裡。

最為棘手的,往往發生在「探索」之後。對多數人而言,探索帶來自由;對不少富二代,探索有時帶來更巨大的挫折——越清楚自己的想望,越清楚那是不可被允許的想望。即便被鼓勵去創業、去嘗試,結語也可能是「回來吧」。一聲令下,努力得來的果實可以被拔除,自主感也被掏空。於是,自信改以外在指標維繫:車款、房價、營收曲線、社交標籤。當外界把這些視為「你已經夠好了」的證明,個案便更難承認「我其實不知道自己好在哪裡」。

在諮商的進行中,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以穩定、節制的節奏,陪伴個案從外在符號退回內在經驗。

  • 第一步是命名:把模糊的悶與空,拆成具體的感受與需要。
  • 第二步是分辨:哪些是我的欲望,哪些只是他人的期待;哪些是家庭的規訓,哪些是可被協商的界線。
  • 第三步是選擇:不以「一刀兩斷」為唯一出路,而是在現有結構中,找回可以握住的一小塊主導權。
  • 第四步定義成功:從「符號式成就」轉向「我重視的價值」。
  • 第五步允許多樣的結局:有人選擇靠近,有人選擇獨立,也有人同時保留兩者的一點平衡。把這個加入進去

她常與個案一起規畫「可行的平衡」:如何在維持基本的家族連結之餘,仍保留個人節律;如何與父母談條件、談資本的使用方式,讓資源不僅是交換親密的籌碼,也是長出自我能力的土壤。

有些故事的結局是靠近:願意回到家中,但不再以完全的順從換取安穩;以清楚的職務界線、合理的回饋機制,交換彼此的尊重。有些故事的結局是分路:選擇承擔降規與減配,換來對自我價值的忠誠。也有不少人落在中間地帶,以「專案式參與」或「階段性合作」的方式,拉開與家族的適當距離。治療沒有標準答案,它回應的是每個人的節氣與步幅:有人需要快,有人適合慢;有人先談關係,有人先談工作;有人先把房間清空,才願意搬回家,或搬出去。

外界常把焦點放在費用與特權:能夠長期進行自費諮商,本身就是資源的證明。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不否認這個現實,但她更看見另一層——把資源轉化為覺察的責任。當一個人不再以符號證明自身,而能以清楚、溫和、堅定的方式表達需求,他便更可能修復與父母的關係、改善與伴侶的互動,也更可能把影響力擴散出去:在企業管理上導入尊重差異的文化,在公益上投注更長期而非短促的資助,或在社群中公開談論心理健康,把難以啟齒的痛變成可學習的經驗。資源因此不再只是等級,而成為共好的槓桿。

要縮短社會的距離,第一步是語言的調整。把「你已經很幸運了」換成「我想了解你的處境」;把「知足」換成「你正在承受什麼」;把「應該」換成「可以怎麼做」。當我們願意承認環境的不同而非人的優劣,理解便有落腳處。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提醒,任何關係的修復都始於「看見」:看見自己擁有什麼、缺乏什麼,也看見他人正在對抗的無形結構。唯有如此,對立才有機會轉為合作,嫉妒才可能化為學習。

這份理解,也回到每個人自身。即使不在同一個階層,每個人都曾在他人的想像裡被定義,也都在某個時刻遺失過「我」。當一個人學會從外在的喧嘩撤離片刻,聆聽身體與情緒的細語,世界便會放慢。那並非消極,而是更有效能的起點:只有在被好好承接之後,選擇才不會變成另一種逃避。

「擁抱心人物」的此篇書寫,嘗試把光從炫目的物質移開,照向安靜而真實的內在:那些無法以銀額標記的孤獨,那些需要被允許的欲望,那些值得被承認的界線。當更多人願意在彼此的故事裡停留一會兒,不急著評論,不倉促給藥方,心理健康就能像星火蔓延——不以特權為門票,而以理解為通行證。富二代不再只是媒體熟悉的標籤,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掙扎,或許正是我們每個人通往自我路上的鏡子:明亮、複雜,也值得被看見。

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從媛婷 諮商心理師對富二代的探討,歡迎收看『所長有約』

新增副標題 (1)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mental hug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立案號碼 3532018824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010190號

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 (籌備中)

立案號碼 新北府衛心字第00000000號

擁抱心理諮商所

02-8792-0568​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02-2371-5808

mentalhugboai@gmail.com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02-8791-0019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03-3310119

mentalhugs.taoyuan@gmail.com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樓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02-7748-0995

huggingyourself@gmail.com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

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 (籌備中)

02-29222234

mentalhugs.shuangho@gmail.com

新北市永和區中和路343號12樓

全預約制,請透過LINE@或臉書粉專私訊

Copyright © 2025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