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拍出恐怖虎媽!專家:也請理解上一代不懂「無條件的愛」為何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拍出恐怖虎媽!專家:也請理解上一代不懂「無條件的愛」為何物
曾治淇

曾治淇

2025-10-11發佈

親子關係

# 北北桃心理諮商

# 雙北心理諮商所

# 新北市心理諮商

對下一代,斷開有條件的愛這鎖鏈,不讓虎媽的教養方式代代傳承衍遞下去是必要的;然而,對上一代,能否嘗試理解他們就是不懂無條件的愛為何物,又或著因得背負時代等社會環境所加諸於身上的教養焦慮,以至於根本給不起,他自己都沒體會過的那種愛呢?

快速跳轉目錄

  1. 虎媽與孩子

虎媽與孩子

如果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為虎媽式的親職教養敲響了警鐘,那麼《狼的孩子雨與雪》便是以和煦的方式,貼心提醒家長們適時放手。

曾有看倌撰文疾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掀開教養困境,卻不給父母一把避雨的傘。》我能理解作者立意,因我也同樣為劇中的父母感到心疼。虎媽與受壓迫變形的孩子,是每集戲裡的共通元素,然而戲越看下去,越不得不自問,是什麼樣的文化傳承與社會脈絡,共構了這樣的教養方式,讓時代更迭即便到了看似多元民主的21世紀,這樣的戲仍能喚起如此滔天似的國民性集體共鳴,我們仍是如此需要這樣的血薦經典作為儆醒與警惕。原來,時代並不如我們以為的那般進步開明。

不過,我倒不覺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除能以如此暗黑之姿鳴鐘警世外,還必須給出一把傘供父母避雨,就像《做工的人》一書於2017年叱吒文壇之後,亦有讀者撰文叩問:《做工的人要把讀者的感動帶向何方?》然而我認為作品所帶給人們的感動,並不必然也無義務要將讀者們帶往何處。

作家傅月庵說:「我們這個時代,一切都太快,處於其中難免焦慮,於是不停追索:讀一本書就要有一本書的用處,有一種感動就要有一種感動的價格。有人寫出一本好書,便要問他基於什麼策略?這樣到底好不好?難說,有時候也許刺激思考,種子更快發芽;多半時刻卻是問啞了種子,再也沒動靜。惡土鬼島於是逐漸成形。」

在我看來,其實功過成敗何需一作全扛,就像有人做搖鈴人,漣漪迴響之後,解鈴人便可因著蝴蝶效應聞風召喚而來。2012年的日產動畫《狼的孩子雨與雪》描述母親獨力拉拔撫育兩個孩子,而發展迥異的姊弟倆長成後,各有各所欲求的世界,然母親仍心心念念的是,還想再為孩子做些什麼。然而,有人會提醒她,她已經做得夠好了,孩子們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了,溫柔的邀請母親鬆綁卸下母職重擔。

2017年的國產動畫《幸福路上》,片中主角在考取北一女後,接著背負眾親友及母親的期待:「這孩子以後一定會做醫生的。」然在她打算就讀文組時,同樣遭受了親友家人們關於前途錢途的種種拷問疑慮,這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反映著類似的教養困境,尤其與第三集《茉莉的最後一天》,同樣上演著「小綠綠」的青春,只是一個爆炸殞落成了輓歌只能追憶,一個得以順己心展生機,天差地遠,無盡唏噓。

《幸福路上》的主角自高中起便未依循父母期待抉擇人生,也正因為自我意識萌發後的路子是自個選的,那是不是也意味著,此後的人生便需盈虧自負,畢竟當初已沒順父母意讓其光耀稱心,故日後即便遭遇坎坷顛沛也不宜再肖想父母奧援,免得非但露自個氣,還可能被虧當年不聽老人言,更不願自個的不順遂,再再操煩了已然年邁的父母。於是,長大自立後再面臨重大人生疑難時,主角遂也不好向父母直言告白。沒想到,當父母意外知情後,卻仍能大度展現出對女兒無條件的疼惜與接納,將血濃於水的父母本命演繹的親愛淋漓,直叫看戲的我眼角潮騷。

當然,要說到有條件的愛也並非台灣或華人獨有,2017年的美國劇情電影《天才的禮物》,片中的虎媽成為奶奶後,依舊堅持自身的教養之道無愧天地,認為獨具天賦的孩子本就該捨棄平凡人的生活百味,應致志懸命於開發己身天賦以求絕倫傲世,甚至為此與兒子對簿公堂爭取孫女監護權。然而,孩子的眼睛總是雪亮,總能更快的望穿社會化等文明加諸之價值條件,洞悉回歸人心性之本然,告訴世人:"He wanted me before I was smart."

有人問到,如果我一直被父母當作是他們的孩子,而也就這麼長大了,那該如何是好?當然,對下一代,斷開有條件的愛這鎖鏈,不讓虎媽的教養方式代代傳承衍遞下去是必要的;然而,對上一代,能否嘗試理解他們就是不懂或鮮少體會所謂無條件的愛為何物,又或著因得背負時代等社會環境所加諸於家長身上的教養焦慮,以至於根本給不起,他自己都沒有、沒體會過的那種愛呢?雖然很難,但若行有餘力不妨試試,讓無條件的愛,從吾輩開啟。

文章摘自: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80405

America’s Top Parent

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擁抱自己,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mental hug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立案號碼 3532018824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010190號

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

立案號碼 新北府衛心字第XY31030048號

擁抱心理諮商所

02-8792-0568​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

02-2371-5808

mentalhugboai@gmail.com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02-8791-0019

thisismentalhugs@gmail.com

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桃園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03-3310119

mentalhugs.taoyuan@gmail.com

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樓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02-7748-0995

huggingyourself@gmail.com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

擁抱雙和心理諮商所

02-29222234

mentalhugs.shuangho@gmail.com

新北市永和區中和路343號12樓

全預約制,請透過LINE@或臉書粉專私訊

Copyright © 2025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Welly SEO